宜昌市第三十届幼儿文艺汇演完满落幕
第三十届幼儿文艺汇演决赛在市群艺馆完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市文化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经过三天激烈角逐,产生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3个。
少儿文艺汇演是宜昌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传统品牌。早在1973年5月,宜昌市文化局、宜昌市群艺馆就举办了宜昌市首届幼儿文艺汇演。首届幼儿文艺汇演共演出了9场,参演节目101个。市文化局、市群艺馆决定,从该届起,每一年或两年举办一届幼儿文艺汇演,长期坚持。为了抓好小学阶段文艺新人的发现和培养工作,1994年5月,由地、市合并后的市文化局、市教育局主办,市群艺馆组织承办了宜昌市首届“红领巾”文艺汇演。截至今年,宜昌市少儿文艺汇演已成功举办了40届,其中红领巾文艺汇演举办了10届,幼儿文艺汇演举办了30届。
宜昌市少儿文艺汇演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历时时间跨度长(上世纪70年代至今);二是创作节目质量高(少儿精品多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是培养了一批人才(少儿师资队伍人才和少儿文艺后备人才,最有代表性的是从宜昌走出去的文艺人才邰丽华,她从少儿文艺汇演中脱颖而出,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她当年表演的舞蹈《土家花背篓》一直是我市少儿文艺优秀保留节目);四是参与人多覆盖面广。参与的是全市各县市区的幼儿园。今年有70余支队伍参赛,36支进入决赛,参赛人数多达千人。
1992年6月,宜昌市群艺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少儿文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卫生幼儿园表演的《小戏迹》、宜棉幼儿园表演的《瞧那桔乡人》获湖北省小星星大赛银奖;1996年,城建幼儿园表演的少儿舞蹈《雀尕飞》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银奖,伍家实验小学表演的《推磨挨磨》获铜奖;1997年,献福路小学表演的《土家花背篓》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银奖;1997年,市特校表演、邰丽华主演的残疾少儿舞蹈《土家花背篓》获全国残疾人汇演二等奖;2000年,市群艺馆郭昌宜编导、市实验小学表演的《做泥人》分获全国、省“蒲公英”大赛金奖;2003年,市群艺馆创作辅导的少儿独唱《月亮巴巴》、少儿舞蹈《留住小鸟》获湖北省第九届群星奖银奖。其中,1998年、2000年宜昌广播电台根据我市少儿文艺汇演中产生的优秀少儿舞蹈《雀尕飞》《推磨挨磨》改编的音乐片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