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成功举办《红岩魂》“七一”公益演出专场
院领导与《红岩魂》主创人员合影
剧照
2015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之际,中国国家话剧院专门安排话剧《红岩魂》“七一”公益演出专场,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近千名党员观看国家话剧院话剧《红岩魂》。
演出前院长周予援,副院长史丽芬、戈大立专门看望了主创人员与全体演员,周院长表示今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剧院安排《红岩魂》公益专场演出有着特别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感谢全体剧组人员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希望全体演员将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完美呈现,预祝演出圆满成功。
《红岩魂》是一部大型红色题材的话剧。该剧选取小说《红岩》中给人留下难忘记忆的“行刑前24小时”为事件切入点,将人物描写回归到人和人性本真的样貌;反映的是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300余名共产党员得知在24小时之后将被敌人屠杀,在我方人员组织实施越狱前的最后一刻,狱中党组织负责人获悉国民党军队将在重庆实施全面爆破。为了解救山城百姓,狱中的共产党员们决定放弃越狱,派一人将消息带出并报告上级组织,并且设法使狱中的儿童成功脱险。
《红岩魂》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搬上舞台。该剧在传统话剧由一人主讲的基础上,配合真实感人的内容,有机嵌入由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以“讲故事+情境表演”的形式予以生动展现。随着报告人饱含热泪的演讲,舞台上相继出现“狱中绣红旗”、“刘国志三次拒绝家人营救”、“陈然拒绝敌人诱降”和“狱中写信及向党提出八条意见”等情景,再现了当年牺牲在重庆歌乐山的先烈们的感人事迹。剧中主要正面人物许云峰、江竹筠、牛小云等,通过演员富有创造力的表演,为观众深层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员内心的高尚精神世界和大无畏革命精神,提供了真实、丰富的素材。
此次公益演出专场中,观众反响热烈。谢幕时,舞台上的演员们集体向当年在渣滓洞牺牲的革命先烈群像鞠躬致敬,赢得台下观众长久的掌声。不少观众反映,该剧与以往“红色经典”不同,更多在于对人情的表达。剧中对人物的塑造告别“符号化”,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越狱戏”和“狱中八条”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医务工作者评价道:“《红岩魂》演出了人性,剧中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他对国家话剧院举办公益专场表示感谢,并希望能有机会再来剧院看好戏。”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