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17位昆曲老艺术家的《牡丹亭》10月登陆上海大剧院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头大戏,汇聚17位昆曲老艺术家的《牡丹亭》上下两本即将于10月底登陆上海大剧院。昨天,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的蔡正仁、张洵澎、梁谷音、刘异龙、胡锦芳等来到上海大剧院为这台演出造势。蔡正仁在现场表示,这一次能够在同一个舞台上一起见到那么多角儿,实在不容易,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今年阵容略有不同
戏曲学者傅谨曾在去年的《牡丹亭》演出后写道,“昆曲是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种,这些人是代表这剧种最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家,《牡丹亭》又是代表昆曲最高成就的剧目,大师版《牡丹亭》就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最高水平的戏曲演出。”
的确,2014年12月13、14日,大师版《牡丹亭》在北京首演。11月18日中午12时开票,8时不到现场即开始排队,11时就聚集了超过200位购票观众。12时整现场网络同时开售,不到2小时,两场2000多张票即告售罄,创下了戏曲演出票房纪录,即使其他类型的演出项目也难以超越。
今年,大家曾言仅此一次的大师版《牡丹亭》,终于破除万难再次在昆曲最大码头的上海推出。相较去年,“大师版《牡丹亭》上海世纪盛宴”这次演出的阵容有些不同。老艺术家们年事已高,去年演出实属不易,又过一年,体力又有衰退,经过恳谈与协商,有3位老艺术家今年不再上台,沈世华、汪世瑜、杨春霞3位都因身体原因及体力状况推辞了,主办方做了以下的调整:上本《闺塾》《游园》的杜丽娘由胡锦芳担任,她是本次新加入的老艺术家,下本《叫画》的柳梦梅由岳美缇担任,全剧大轴重头《婚走》的杜丽娘由华文漪担任。其中岳美缇与华文漪2位,前后两天皆要安排重头戏,顾虑体力都曾极力推辞,加上2人目前都在国外,联络不易,在主办方一再隔海央求下,终被打动。
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如此阵容和级别的昆曲大师,同时合作一台戏为数百年来所仅见的。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同台联演的演出形式,近年来在昆曲舞台上原本就很少见。北方昆曲剧院党委书记凌金玉昨天便说:“一些人其实在批评我们,说我们在拿老艺术家们赚钱。但我们把这些国宝级的演员聚在一起,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对于参演的演员们来说,此番相聚的意义更大。“此前传字辈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年轻时的生活条件等原因,60多岁身体就已经不允许再上台演出了,”参加这一次演出的蔡正仁昨天回忆道,“因此他们那一代没能在艺术炉火纯青之时,再有联合演出的机会,非常遗憾。”而这次大师版主演的老艺术家们大都70岁以上,其中最年轻的石小梅与胡锦芳也与共和国同龄,今年已66岁了。他们多已不大着装演出,其中几位,更因年事已高、身体健康受限暌违舞台多年。
六位杜丽娘绽放《牡丹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师版《牡丹亭》”共有6位“杜丽娘”与观众见面,她们都是德高望重的昆旦名家,艺术风采各有不同。张洵澎、华文漪、梁谷音3位是上海昆大班培养的旦行演员。张洵澎与蔡正仁的合作深得俞振飞、言慧珠版本《牡丹亭》之精髓,而张洵澎因特别奔放热情的独有风格被称为“澎派”,这次《幽媾》生旦情感流露,澎湃更显。
华文漪与岳美缇的合作被戏迷称为“华岳”组合,华岳版《牡丹亭》公认为是对黄金搭档,两人最脍炙人口的《惊梦》已有20余年国内未见。去年在北京人未登场,字幕刚出现《惊梦》两字,台下观众已轰然炸响,甚至有人泪流满面。另一位梁谷音被称为“通才演员”,她的《寻梦》把哀怨期盼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她的魂旦戏也独树一帜,《冥判》前杜丽娘的《魂游》极显魅力。
而作为当今昆旦年纪最长者,首届梅花奖榜首,“旦角祭酒”江苏的张继青传承发展了南昆一脉细腻悠扬的传统,被广泛认为是最为原味标准的《牡丹亭》范本,也至少16年来没有上妆扮过杜丽娘了。作为上本最后一出压台的《离魂》,张继青的《集贤宾》一则唱段是众所瞩目的最高潮。
浙江的王奉梅则传承自姚传芗大师,婉约缠绵轰动一时,让浙昆在众多不同版本的《牡丹亭》中占有一席之地。她因脊椎严重受伤,将近10年未曾登台,孰料去年北京演出反响极好,这回上海之约也欣然同意。另一位江苏的胡锦芳是本次大师版上海演出新加入的艺术家,亦曾将南昆《牡丹亭》再一次推上高峰。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