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国运昌盛,文脉必兴。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央民族乐团深感文艺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初学讲话,有以下几点认识。
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石,是文艺工作者底气所在,也是文艺发展品格和内在需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的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所以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石,应成为文艺工作者始终坚守的不懈追求。乐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民间采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更多真正属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也是充分响应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举措。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文艺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奋斗目标。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是点亮人民心中的那盏灯。乐团近年创作了大量民族音乐剧目:《国乐的追思》《光明行》《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等,剧目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传承革命历史文化,用传统的民族音乐引发更多现代人的历史文化共鸣。
文化昌盛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修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明确责任。5年来,乐团相继推出了以《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受观众及演出市场欢迎的优秀剧目,这一批剧目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乐团实际,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使之成为每个演职员的自觉意识,在团内积极倡导“崇德尚艺”之风,把它作为一生的不懈追求;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总结经验、探索路径,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艺术家创造环境、提供条件,创作、演绎出更多、更好的民族音乐作品;把加强党的建设与艺术生产相结合,做到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坚守文化自信,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用民族音乐为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作者系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