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7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曾作为特别嘉宾,献礼文化周末七周年晚会,其精湛的技巧、独特的乐感表现,令东莞观众印象深刻。日前,他到深圳巡演。借此机会,笔者到音乐会现场专访了这位文化周末的老朋友。
一名著名的青年演奏家,其童年时代的天赋异禀和学琴路上的勇猛精进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配”。对于黄蒙拉来说,本次巡演既是获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15周年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纪念,又是对过去职业生涯的一次总结。
金奖只是光环,不是终点。“去掉金奖的光环,可以潜心探索艺术真谛。”这是他在接受采访中说过的话,而这句话也印证在他的演奏上——曾经有乐评人说他演出的乐曲“极为严谨、任何谱面上的小细节都不放过”。
一次访谈展现音乐家的内心世界,而黄蒙拉想与大家分享的远不止于此。那么,走进音乐厅,近距离感受音乐,不失为一个好途径。2016年后,黄蒙拉将会带着更多的音乐作品,为观众直观展现小提琴的魅力。这或许是黄蒙拉音乐人生的又一个拐点。
文/夏觉得
不会再频繁演奏系列作品
Q:你11岁开始演奏帕格尼尼《魔鬼颤音》,22岁摘得帕格尼尼大赛桂冠,31岁正式出版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专辑……你的音乐生涯注定与帕格尼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你会对帕格尼尼有全新的认识吗?
A: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想法,第一次演奏的确会更关注技术,想的是如何把作品拉好。刚得奖那会儿就已经有意向要出专辑了。自己虽然技巧有了,但音乐上的感悟仍然太浅。于是又磨了9年。这9年磨出来的不是技巧,而是音乐性。
Q:这次系列演出,是对帕格尼尼作品的告别吗?
A:要我告别帕格尼尼?我做不到的。不过,的确不打算老是演奏技术性的作品,演奏音乐的最终想法是传递音乐美,不能总是炫技能。这次巡演后,就应该不会再频繁演奏系列作品了,可能会倾向于风格性更强的作品,比如莫扎特、巴赫、勃拉姆斯等的作品。
Q:你被贴上“东方的帕格尼尼”的标签,你会因此而烦恼吗?
A:不会,被贴上标签还是证明有识别度。我获得过帕格尼尼金奖,但是自己清楚演奏的目的不是为了技术本身就好了。那时我只知道拼技术难度,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生活的积淀也融入到了琴声中,传递出的情感已不可同日而语。
小提琴学习是螺旋式上升
Q:从4岁就开始演奏小提琴,如今你在学校里成为一名专业小提琴教授,这种角色转变会不会影响你对小提琴的认知?
A:我对小提琴的认识始终在变化中,而这种变化是越来越健康的,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使得我越来越喜爱小提琴,甚至能通过给学生上课,获得对小提琴更深入的了解,对小提琴的热爱已经无以复加。小提琴技术的掌握,需要在年轻时获得,这样才能在长大后,不会在很多年后真正想要表现内心对音乐的理解的时候,手不听话,那太可悲了。关于职业小提琴这条路,我没有好的建议。学音乐和学小提琴是两码事,学音乐是很苦的,学小提琴,更苦。学乐器这件事本身要经历一段不那么容易有乐趣的过程,但是我愿意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慢慢地就能看到曙光,如果过早放弃,可能就止步在技术性的追求上了。我有一个愿望,既然我愿意做这件事,我就把它做好,不管这个过程中需要多么辛苦多么累。
Q:你会有崩溃的时候吗?
A:可能是因为我是摩羯座,比较不容易崩溃。要说最崩溃的时刻,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而是遇到真正瓶颈的时候。当你的演奏能力,没有恰到好处地表现你要表现的艺术。有时候会滞留甚至长达一两年,但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没有什么突破不了的技术与过不去的坎。只要持之以恒,人类的智慧会突破任何瓶颈。小提琴的学习是螺旋式的上升,有时弯可能要绕得很大,但当你回归原点的时候,你就会突破。当然最大的代价是时间,我每天的练习时间不会少于3个小时,即便是在巡演期间,也会保证基本的练琴时间。
人琴交融可遇不可求
Q:在演奏里,最美妙的时刻是怎样的?有一个关于帕格尼尼的演奏故事,是他在台上把所有的琴弦都拉断,直到最后一根,但依然可以表达魔鬼的颤音。
A:不得不说,帕格尼尼是早期职业演奏家市场化开端的成功典范,关于帕格尼尼的故事以及妖魔化的传说,其实是当时配合营销手段的一些噱头。与琴融为一体的时刻在舞台比较少,在练习的时候会经常有,最近刚发生过几次,在大阪。完全人琴交融的状态可遇而不可求,特别难得又美好。但是我并不最追求这种东西,我所谓的驾驭,是指精确驾驭。音乐作品不象长篇小说有很多的细节与描述,音乐作品需要反复读谱,反复体验当中的情绪逻辑,你不需要听过帕格尼尼的演奏,因为它都写在谱子上。
Q:在演奏中,你会有画面感吗?
A:有的时候,画面会突然撞进来,会和之前的预设不一样,可能会在客观上有一些影响,我相信有些画面是有共性的,和观众看到的是一样的。有的时候,需要刻意去安排想象一些画面。
Q:连续演奏24首系列作品,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给自己找难度的事,你怎么看待音乐演奏这件事?
A:音乐家在舞台上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事和表达的情感,不会受到这个世界以外的影响。为什么演奏需要很安静,因为观众需要在极其安静的世界里,主动寻找他想要的情感。所以在这个世界里,不应该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艺术和文化是来源于生活,我更愿意说那是客观生活的沉淀,舞台上创造的世界则是精华,是脱离开尘世又源于尘世的,和当下没有关系。大家如果静心去寻找,一定会找到各自的回忆、共鸣、欲望、幻想。
在生活中习惯并享受独处
Q:在小提琴之外,你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去放松或吸取养分?
A:我个人比较宅。喜欢阅读、登山、去沿海城市玩帆船或者干脆瞎琢磨一些无关现实的事……学乐器的人,常常遇到各种练琴的问题,都要靠独立思考去找出答案,久而久之会习惯并享受这种独处。
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定会遭遇喜怒哀乐,而音乐就是要表达人类共有的情感的,我们会考虑“人从哪里来,人活着为了什么”这种哲学问题,古典音乐中也同样撇不开宗教信仰、哲学、性等话题,都是一样的。日常所面临的一切思想活动,古典音乐也面临,只是提炼这些情感与思想而已,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并没有那么深奥、那么难懂。如果从人类的情感与人性出发,其实古典音乐并没有那么难。
我和其他人一样,也爱看书,和朋友聊天,喜欢美酒美食。我喜欢了不起的小说家,比较偏重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几乎所有雨果的小说,杰克伦敦、莎士比亚、曹雪芹的作品都看过。我看书喜欢看全套,从他们的作品中吸取养分,不需要去经历他们的生离死别,但你会有共鸣与认同,当你身上起了鸡皮疙瘩,那就说明你听懂了。
Q:你认为对于音乐家而言,激烈的情感是必须的吗?
A:每一个人都有激烈的情感,每个人都有暴怒的时候,只是音乐家在舞台上比较敢于表现人们平常不太表现的情绪,我们是一个比较中庸的民族,即使是遇到大喜大悲,我们也不太倾向表达情感,而西方古典音乐则会倾向于极致表现情感。
Q:会有想要演绎一些传统的音乐作品吗?
A:在音乐的口味上,我们从小就浸染在中国文化里,最早接触的小提琴作品就只有《梁祝》。中国小提琴作品太少了,我们从小吃“梁祝”这个火锅,事实上世界上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我的其中一个使命就在于把更多的作品带给大家,不单只局限于习惯听到的,我们应该开拓更多的美味。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的时候了,音乐家需要承担更多的使命。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