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中期音乐:没有人声,器乐同样触动人心
器乐脱离声乐母体的过程在这一世纪初宣告完成。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音乐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答案。
一首歌,一段旋律,第一次的邂逅,以及你放慢或者依旧匆匆的脚步。但往往更多的感受来自你与它的再次重逢,好像是被施了穿越的魔法。
每到此时不得不感叹:音乐,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神迹,难怪人们会愿意去相信那些有关音乐的传说。
估计从这篇文章开始你会经常发现:“哦,这不就是那天在咖啡馆、画廊或者在某一场音乐会、一部电影里听到的那首作品吗?”而如果是你自己或者陪伴孩子学习演奏西方乐器这样的一种情境,这种重逢的概率就更大了一些。
《G弦上的咏叹调》就是这样一首“大概率”的作品。传说巴赫在一次演奏中因为提琴断线,不得不用仅剩下的一根G弦即兴演奏了这首咏叹调,技惊全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过程是,这段旋律原本来自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后经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改编并重新命名,才成为我们现在听到的独奏作品。
事实上,《G弦上的咏叹调》这个“新的”作品标题,也充分说明了巴赫原作品所包含的迷人魅力。
穿越回当时的历史中,能用器乐演奏表达“咏叹”当真是件不得了的事情。要知道,音乐的世界在从格里高利圣咏一路走来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被声乐作品的创作所主宰。
器乐的演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民间以口传身授的形式留存,器乐音乐通常只是作为歌曲的即兴伴奏或者是代替复调声乐作品中的某一声部而存在。
1450-1550年间,记谱的器乐作品开始慢慢增多,也开始发展出具有固定写作规范的舞曲、变奏曲,和即兴演奏的前奏曲、幻想曲等题材。威尼斯乐派的作曲家们开始写作坎佐钠和早期的奏鸣曲。
路易·库普兰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音乐迎来了大规模的发展,并取得了与声乐作品同等的艺术地位。
作曲家们继承并继续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音乐形式,比如舞曲套曲定形的过程,就是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在法国大作曲家路易·库普兰钟爱的三首舞曲的套曲模式之后(三首舞曲分别是: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再加一首吉格舞曲而成的四首舞曲的套曲标准结构。
此外在乐器制造领域也迅猛地发展着,尤以小提琴取代古提琴定型为新的独奏乐器和键盘乐器的发展最为突出。
巴洛克时期流行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羽管键琴(Harsichord)和楔槌键琴(Clavichord)。
其中管风琴是件十分古老的乐器,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承担着重要作用。各大教堂的管风琴师,从来都是当时的作曲家们梦寐以求的职位。
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甚至装备有双管风琴配置。
圣马可大教堂
巴洛克时期管风琴的创作中心在德国,作品以托卡塔、赋格曲和根据路德教会的众赞歌所做的改编曲为主,代表作曲家有布克斯特胡德。
羽管键琴和楔槌键琴是我们如今在音乐会上看到的9尺三角现代钢琴的前身,也常被笼统称为“古钢琴”。
这两种乐器的击弦机有着不同的发声工作原理:
羽管键琴是拨弦乐器,由一系列的机械运动最终推动羽毛管拨动琴弦发出声音,音色明亮、清新,是巴洛克时期最为流行的独奏乐器,也常在乐队中被用来演奏数字低音。
吉恩·朗多演奏:巴赫《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第一首》
缺点是没法通过手指触键的力道,实现音量的变化。为了弥补这一点,一些羽管键琴设计出2-3排键盘,将音量从整体上分成2-3档。
与之相比,楔槌键琴则是击弦乐器,并且由于特殊的击弦构造,演奏者不仅能够实现即时的音量变化,还能在通过熟练的演奏手法做出类似提琴揉弦的音色。正是因为这种在音量和音色上的极度敏感性,成为很多著名的古乐器演奏者青睐的理想乐器。
巴赫《帕蒂塔》
只不过,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音量太小。那纤细的声响恐怕只适合在容纳十来个人的小客厅里被用心的聆听。
作曲家们为这两种键盘乐器进行的创作通常以舞曲组曲,以及主题与变奏作品为主。
法国作曲家弗朗索瓦·库普兰是羽管键琴创作的大师,人称“大库普兰”(路易·库普兰的侄子),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是曾经担任过路易十五的皇家羽管键琴师。
亚森特·里戈:《路易十五》
四卷羽管键琴组曲和理论著作《羽管键琴演奏艺术》是他的传世之作。有意思的是,他的很多作品都标有描绘性和富于想象力的标题,比如《花纹》、《神秘的人》等等。
维奥尔琴
小提琴的前身是维奥尔琴——一种放在膝上或夹在两腿之间竖着拉奏的6弦琴。
自16世纪起,历经阿玛蒂、斯特拉迪瓦里、瓜内里等意大利制琴名家的努力,在巴洛克时期定型为现代样式。
实际上,如今价值连城的名琴也大都出自这个提琴制作的黄金年代。
穆特与“Lord Dunn-Raven”
乐器的革新也推动着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奏鸣曲和协奏曲的创作中:
奏鸣曲是一种室内乐,可分为由小提琴与通奏低音乐器合奏的独奏奏鸣曲和为两个高音乐器与通奏低音乐器而作的三重奏鸣曲两种。
意大利作曲家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是奏鸣曲的代表作家。
科雷利
协奏曲创作的本意是形成某种对抗或竞争,由一个独奏者或者一个器乐独奏组与整个乐队相抗衡,前者称为独奏协奏曲,后者称为大协奏曲。
这种体裁很快就在巴洛克时期流行起来,尤以独奏协奏曲的影响最为深远。亨德尔、巴赫、阿尔比诺尼、托雷利等名家均在此领域留下了经典的作品。但要说巴洛克时期最为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奏鸣曲,非维瓦尔第的《四季》莫属。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出生于威尼斯,从小跟随在圣马可大教堂任小提琴师的父亲学习乐器演奏,并在1703年接受神职被任命为神父。
维瓦尔第
维瓦尔第是一个多产的音乐家,涉猎体裁广泛:歌剧、康塔塔、清唱剧、经文歌等等一个不落,以500多首协奏曲最为知名。
如今音乐会上经演不衰的《四季》,其实是他所创作的作品第8号中的前四首协奏曲(这部作品总共包括12首协奏曲)。
和他大部分的协奏曲一样,这部《四季》的每首作品也分为(快-慢-快)3个乐章,并在其中运用了独奏与全奏交替的原则,小提琴声部与乐队之间的戏剧冲突也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艺。
但请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冗长的概念和名词,因为在作品的欣赏中,你能够毫不费力的听到青草生长的声响。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