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导火索
昨天我们谈到了贝多芬写英雄交响曲的初衷是由于对拿破仑本人强烈的个人崇拜。今天我们 来具体看一看创作的导火索和完成后的一些变化。
1798年,处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国在维也纳设立了公使馆(相当于今天的大使馆),里面有各种参赞(商务、文化、教育、军事等)。贝多芬结识了法国的一位将军波拿道特(军事参赞)和小提琴家克鲁采(文化参赞/文职)。
波拿道持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有一天他俩一起喝茶,聊得非常开心,在得知贝多芬十分崇拜拿破仑以后,就建议他创作一首名为“波拿巴”(拿破仑)的交响曲。
贝多芬欣然接受这一建议,并决定于1803年开始创作交响曲《波拿巴》并计划将它作为礼物献给拿破仑。
那么当《波拿巴》交响曲正式完成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了?为什么它的名称后连变成了《英雄》呢?英雄在诞生的初期是否和我们今天一样受欢迎呢?我们明天接着聊。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