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音乐是人类重要的娱乐形式,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存在了,并随着人类进行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可以说,人类离不开音乐。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音乐的本能的向往。但是,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学生对待音乐课堂的兴致不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教学内容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因此我们首先从这一角度来谈学生兴趣的激发。审美意趣的培养离不开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作曲者的思想?只有掌握了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品鉴音乐,更好的理解作曲者在乐曲中蕴藏的情感。基础乐理知识有其枯燥抽象的部分,单靠教师的讲解可能对初中生来说很难理解,直接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致也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更换教学案例的方式。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了解当前广受初中生喜爱的流行曲目和歌手。对那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曲目进行保留并整理。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听到自己喜爱的音乐,自然也就能够对后续的讲解更有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上,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并加以加工,使之更加符合我们音乐教学的要求。
2 融合游戏教学法,增强师生互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初中生也不例外。兴趣调动的另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将游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游戏教学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其他学科,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学中都有过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巧妙的设计一组音乐小游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上,可以先给出特定的拍子,让学生跟随节奏模仿不同的动物叫声。除此之外,还可以模仿表演活动。比如《采茶舞曲》这篇曲子,描写了欢乐的采茶活动,其中既有男女主之间的问答,也有茶园风光的描写,还有一些生动形象的采茶动作。学生可以根据歌词中对采茶活动的描述,小组合作,编排出舞蹈小品。在进行师生互动时,老师要注意多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赞赏,培养学生的音乐信心。
各组的节目展示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点评,并为节目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又例如,在对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陕北的资料,对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进行一些简要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多了解一些其他的陕北民歌,也能够帮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更好地进行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在课上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或是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相关的视频或视音频,给学生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歌曲的对唱,能够有效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 组织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体育,文化,音乐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初中阶段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学业任务较为繁重。学生在长时间压抑的学习状态中,需要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放松身心。适当的课外活动反而更有利于学生投身于下一阶段的学习。音乐无处不在。教师要突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不能认为,离开了特定的音乐教室,音乐学习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在课上进行,还能够在课下持续开展。通过组织一些校园活动,如音乐节等,为同学们接触音乐创造更多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校园音乐节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包括对一些流行曲目的翻唱和重新编排,也可以包括一些音乐表演。除了以上列举的这几种形式之外,其他的表演形式也可以采纳。总之,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相关的活动。学生在准备节目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收到音乐氛围的熏陶,并自发的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校园音乐活动的举办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4 发挥老师的个人魅力,提高专业素质
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离不开有趣的内容,活跃的课堂气氛,合理的教学方法,更离不开老师的个人魅力。通常来说,当学生对任课老师普遍存在好感时,对待这门课的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和专注。极强的个人魅力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的感染力,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审美意趣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感到如沐春风。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除了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要能够将教材中的零散知识进行汇总和整理,从而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教学脉络。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颂人民解放军英勇冲锋,以及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曲目。对于这些曲目,其教学意义不仅在于乐理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曲目划分不同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