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乐器古琴演奏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分享流行音乐,享受精致生活,欢迎来到音乐很爱你。演奏古琴时如果用指肚上的肉去拨弦声音就会很绵,单纯用指甲去拨弦又会感觉声音比较单薄。半甲半肉的声音就比较适中,下面给大家说一下触弦点的安排,大家在做“抹”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半甲半肉的入弦。也就...
20年3月12日12:1更新
传统民族乐器古琴的学习——泛音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白居易 这几日琐事缠身未来得及写文章还请大家见谅。许久未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琴了,一来是我刚接触泛音,在泛音的练习上确实需要一些时间,二来是最近琐事较多古琴练习确实落下了不少,既然开始...
18年12月4日11:41更新
古琴艺术:古琴传承从博物馆走向复兴 古时,琴与棋、书、画作为文人四艺,是读书人每天生活修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古人有“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而在上世纪,本为四艺之首的古琴,却曾几度濒临危险,处境却似颓垣断堑,不仅大多数人对琴、筝不分,即便是视作品中偶有古...
17年7月3日13:57更新
伯牙、鐘子期一曲“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它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一段惺惺相惜的至诚友谊,更让音色深沉的古琴穿越叁千年风雨而音色不改。弹奏古琴技法甚多,仅右手就有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轮、拨、剌、撮、锁、如一、滚等几十种技法。为了更好的方便古琴技...
14年11月6日15:8更新
(一)五不弹 所谓操琴前的准备,就是要利于琴与心融合。所以,在心理上的准备更加重要。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遵循着五不弹的原则。所谓五不弹: 第一,疾风甚雨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更因为疾风甚雨之中,人往往不能心平气和,有伤于琴心的抒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琴家往往不...
14年10月14日14:40更新
一、挑选古琴首先要了解基本的古琴板材和灰胎、漆面的知识。 1、先说说板材:目前做琴的材料很多。古时的琴以梧桐为面、梓木为底的琴较多,其次是上好的杉木为面的古琴也比较常见,比如赫赫有名的唐代雷琴就选用的杉木。《琅嬽记》(14)载:“雷威斲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独往峨嵋酣饮,着蓑...
14年10月14日14:35更新
动作:食指向身弹入曰“抹”。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指头肉面箕斗中着絃,入弦稍稍深下。先肉后甲,由指面经甲尖中锋正直弹入,不可斜扫。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14年10月14日14:31更新
动作:食指向徽弹出曰挑。挑法,食指屈曲根、中两节,用大指甲尖轻抵食指箕斗中,使两指成一圈形,挑时大指伸直中末两节,并微运腕力将食指向前推送,以助食指自伸之力。以伸缩灵活为妙。其运动在大指中末二节和食指中节的伸屈,切不可将两指揑紧使其抵送不灵。(顾梅羹《琴学备要》)...
14年10月14日14:30更新
论是学院专业还是社会业余爱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常听说“我是学着玩玩的”,为了“玩”得好一些,也不妨打好坚实的基础。 古琴的物理属性是一件乐器,乐器的学习,有它的法则。打好了基础,深造则有了基石。学院专业学生有了良好的基本功,可以向专业化高层次全方...
14年10月14日13:4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