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就非常喜欢长笛的声音,清脆幽远,仿佛记忆中最清澈最柔软的部分。长笛的声音很纯净,纯净得有如漫步于高原的七月,草场无垠,牛羊在阳光下漫游。而我却听到了那些逝去的深秋里的记忆……

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过朱同德老师的大名,因为很多耳熟能详的音乐家的简历上都有“师从朱同德”五个字,其中包括娱乐
圈中红极一时的某明星。但是很遗憾,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认识朱同德老师,无论是媒体还是互联网上,都很难见到朱老师的真
正面目。人就是这样一个动物,越看不清楚的事物就越想看清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想走近朱老师,看看朱老师真正的
人生与真正的故事……
接到采访任务时,我翻阅了几乎所有能够翻阅的资料,朱老师的介绍也只有聊聊五个字——“朱同德,教授”。朱老师如同一个
大隐于野的高人,总是闻其名而不见其人,朱老师的资料少得可怜,甚至可以用“珍贵”这两个字来形容。于是,我与摄制组的
同事们一起,怀着满盈的好奇敲开了朱老师的记忆之门……

点击回专题首页点击视频>>

朱同德,我的音乐启蒙全靠耳朵<一>

20世纪30年代,朱同德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与当时的大部分农民家庭一样,朱同德的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普通百姓,生活穷苦而又困难,每日为生计奔波却又难得其所。蓉城的村里是个很偏僻的村子,村里的人们生活都很艰难,但是却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当时,村子里有个貌似与现在的俱乐部一样的组织,当地人称为“同乐出”,大部分时候都是农民们自娱自乐演奏一些曲子,大部分都是京戏。小时候,妈妈经常会带朱同德去“同乐出”玩。朱同德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一边看人家排练弹唱唱。那些虽然艰辛但却安逸的记忆是朱同德的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对他的将来从事音乐之路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后来,朱同德的父亲为了生计、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便到大连去做工人,而此时的朱同德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父亲便决定将全家老小都搬到大连居住。当时的大连如同中华大地一般正沉溺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普通工人的父亲的工作艰辛可想而知,汗流浃背换回来的血汗钱即使维持生计也很困难。但是父亲却是个乐观的人,同时也是个音乐爱好者,会吹一点点笛子和萧,虽然吹得不好,但是艰辛的工作之余也会时不时地随便吹吹玩玩。但是父亲太累了,根本没有时间管朱同德,即使这样,朱同德也同样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朱同德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根本没有条件买乐器,只是偶尔偷偷拿出父亲珍藏的乐器吹一下。他看到班上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人买了乐器来玩,非常羡慕。他总是很安静地坐在一边看同学吹奏,心里却是平静与满足。那时候,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即使是最简单的乐器也可以……
       朱同德的愿望随着日本的投降终于实现了。日本投降以后,家里的条件逐渐好了点。父亲终于决定给朱同德买个小提琴。于是朱同德就自己挑选了一个小提琴开始自己摸索。当时家里的情况虽然好了点,但还是不可能让他专门去学习音乐,更不可能请老师来教他。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同德非常喜欢自己的小提琴,也非常高兴终于有了自己的乐器。于是他开始自学。说是自学,实际只能算是瞎玩,根本不能称为“拉小提琴”,甚至没有人教他需要对弦,什么是对……但是朱同德有满腔的热情,因为他非常喜欢,于是在摸索了一段时间小提琴后,又买了手风琴回来自学,同样是没有人教,怎么响怎么拉,根本没有“调”的概念。如今回想起来,朱老师含笑说道:“当初做到那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也不知道什么调,也不管你什么调,我都能拉,也无所谓调,你唱多高,我就拉多高,也不知道调,就这样拉。纯粹就是业余的玩票,能到那种程度真不容易,我全靠耳朵来听。现在这些乐器一点也不会了。后来学了正规的乐器,那些东西一点用也没有了。”
       正因为有了“靠耳朵听” 的音乐启蒙,才使得朱同德对音乐的追求充满了热情与赤诚,这种情感紧紧伴随了朱同德一生……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