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就非常喜欢长笛的声音,清脆幽远,仿佛记忆中最清澈最柔软的部分。长笛的声音很纯净,纯净得有如漫步于高原的七月,草场无垠,牛羊在阳光下漫游。而我却听到了那些逝去的深秋里的记忆……

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过朱同德老师的大名,因为很多耳熟能详的音乐家的简历上都有“师从朱同德”五个字,其中包括娱乐
圈中红极一时的某明星。但是很遗憾,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认识朱同德老师,无论是媒体还是互联网上,都很难见到朱老师的真
正面目。人就是这样一个动物,越看不清楚的事物就越想看清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想走近朱老师,看看朱老师真正的
人生与真正的故事……
接到采访任务时,我翻阅了几乎所有能够翻阅的资料,朱老师的介绍也只有聊聊五个字——“朱同德,教授”。朱老师如同一个
大隐于野的高人,总是闻其名而不见其人,朱老师的资料少得可怜,甚至可以用“珍贵”这两个字来形容。于是,我与摄制组的
同事们一起,怀着满盈的好奇敲开了朱老师的记忆

点击回专题首页点击视频>>

朱同德,吹长笛纯属偶然(二)

很多人都知道,朱同德是我国著名的长笛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但是谁能想到,他第一次见到长笛却是在参加工作以后。他一直认为:人生是否能够散发出绚烂的光环,关键是你能否抓住机遇。一个人不成功,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才华,而是说明他没有遇到很好的机遇,或许遇到了,却没有抓住。他一直觉得自己能有所成就也是因为有了好的机遇,并抓住了它。
       朱同德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兼工人家庭,没有多余的钱让他去专门学习音乐,所以他一直是一个音乐的业余“玩票”的爱好者。但是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因为没有好的机遇光顾他的人生。好在朱同德遇到了。在“玩票”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个很好的机遇:解放之初,他只是一名还没上高中的中学生,部队的文工团招人看上了他,问他想不想参军。当时参军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完全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时代,最关键是朱同德本身就很喜欢音乐,一直渴望能接触到正规的音乐氛围与音乐教育。他想:如果参军去了文工团,就能接触到一个真正的音乐环境。如果那样,对于痴爱音乐的朱同德来说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幸福极了。于是他欣然停了学业参军去了文工团,希望每天能接触到音乐,那是无比高兴的事。
       朱同德到了团体之后,组织问他想学什么,有两种乐器可以选择,一种是大提琴一种是萨克斯。当时朱同德除了手风琴和小提琴之外对其他乐器并不是很熟悉,甚至是非常陌生,但是在朱同德的记忆中,萨克斯的声音非常好听。大连人称萨克斯为“象鼻子”,将吹萨克斯称为“吹象鼻子”。所以朱同德马上就选择了吹萨克斯。但是际遇巧合,在后来的排练中,乐队里缺个短笛手,没有人愿意担当。于是,朱同德又一次对学习新乐器产生了兴趣,自告奋勇说:“我来试试。”朱同德的毛遂自荐马上就得到了领导力的支持。他开始尝试学习短笛,并且很快进入状态,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跟着排练一起能吹奏了。
       这个机遇带给朱同德不仅是短笛手的位置,而且得到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乐团为了让朱同德能够更好地担任短笛手的觉得,找了一些专业的指导老师老专门教他系统地学习短笛。中国刚解放的时候,音乐教学队伍非常匮乏,想找一位真正的音乐老师非常困难,并不像现在这样容易。好在当时在东北曾经有一批俄罗斯的音乐家,水平不错。那时候东北人把他们叫“白俄”,其实,大家嘴里的“白俄”不是真正的白俄罗斯人,而是将十月革命成功以后,跑出来的上层人物和音乐家统称为“白俄”。这些音乐家无疑成了当时最好的音乐老师,于是朱同德便跟着“白俄”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后来开始跟随俄罗斯演奏家学习。正因为朱同德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渐渐由一个萨克斯手转变成了一个专业的长笛手。如今想到这些往事,朱老师笑着说:“其实当初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去吹长笛,那个年底,我们都是听从组织的安排,组织需要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什么想法都不会有。现在想起来,就是因为当初工作的需要,所以我才逐渐成长为一名长笛演奏家。纯属偶然!”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