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孙文婷硕士毕业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如期盛放。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与研究生处联合主办。毕业生孙文婷与其研究生导师、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婧同台献艺。无论诠释传统乐曲还是演绎现代作品,她们琴人合一、刚柔并济的魅力演奏炫动全场。
孙文婷1983年出生于青岛,7岁习琴,1996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2 年顺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教授。2006 年以突出成绩考取本院公费研究生.继续跟随杨靖教授深造。在校期间多次获得艺术实践优异奖。其音乐表现丰富,才情出众, 格调清雅,演奏清新细腻、大器而具感染力。
孙文婷毕业音乐会曲目选择宽泛,传统与现代兼顾、民族与西洋并举;表演形式有独奏,也有重奏,显示出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立体的舞台表演态势,由此,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东西方音乐的融合与促进可见一斑。(记者张东冬 摄影刘庆庆)
曲目介绍
昭君出塞 (广东音乐 刘德海根据张正秋谱改编)
乐曲以王昭君远赴塞外与匈奴和亲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追求遥远和无限的演奏意境,塑造出一位端庄典雅、情感丰富的王昭君。在忽近忽远的大漠背景中,仿佛看到一队车马缓缓驶来,昭君轻遮面纱,手抚琵琶。乐曲结尾处。右手反正轮的文替运用象证着车轮的远去,也仿佛历史的年轮渐行渐远。
春蚕 (刘德海曲)
乐曲由四首维吾尔族民间乐曲一一《牧羊曲 》(笛)、《 埃介姆 》〔 弹拨尔 · 北疆)、《 你的天上有没有月亮 》(弹拨尔)、《 自由的生活 》(热瓦普 · 南疆)改编而成。全曲段落分明,如同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新疆民俗风景画,以鲜明的新疆民族风格、新颖独持的演奏扶巧、极富特色的节奏和旋津,表现了旷达深远的内在涵义.给人以生命的启迪。
塞上曲古 (古曲 吴梦飞传谱 刘德海演奏谱)
此曲最早见于华秋萍编的琵琶谱浙江西板四十九曲中,华氏谱卷中首题字为 《 武林逸韵 》 。乐曲充分运用左手的推,拉,揉,吟等技巧,深刻而细致地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迫的内心痛苦。乐曲分为三段:思春、秋思、滴泪。
夭鹅 (刘德海曲)
此曲创作于1984 年,在乐曲的音调中有伤感、动情、优美、幽默等多种情调。以此喻意作者在自己艺术发展道路上坎坷不平的自我写照。意在追未洁身自好的脱俗精神,树立为时代而艺术的思想。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有魔识地使用了吉他的分解和弘的演奏方浩,表现天鹅羽毛的抖动和湖水的涟漪;侠用传统手法中常用的手腕和臂摇的指关节摇指法.变现天鹅悠然飞翔的千姿百态;使用了快速摺分法,表现天鹅矫健的扑翅形象。
霸王卸甲 (古曲 刘德海很据李廷松谱改编)
此曲为琵琶武套的代表性曲且之一。乐曲描写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争雄,西楚霸王项羽败于垓下的英雄悲剧,故开始时音节颇觉雄壮,后至楚歌一段则声调悲凉矣。此版本是根据汪派李廷松先生的传谱进行了新的艺木处理,以霸王这个悲剧英雄人物贯穿全曲,突出一个“卸”宇,描述一个英雄人物的壮烈收场。在演奏手法上,乐曲开头就使用了不太正规、散乱的“下出轮”手法,显示了一个巨大悲剧降临的证兆;用硬推拉、硬半轮表现霸王的阳刚性格;乐曲还使用了极慢轮、细密轮与急揉相结合的手法.以表现霸王在别姬中的柔和之情;乐曲最后一声不和谐的泛音扫弘.暗示着项羽的自刎和钢刀落地。
(中场休息)
d 小调前奏曲与小赋格曲 (巴赫曲)
(特邀:程雨雨、段王媛、庞培婕)
此曲将巴赫的钢琴曲移植为琵琶重奏曲,四个声部分别由高音琵琶、中音琵琶(1)、中音琵琶( 2 ) 和低音琵琶演奏。
碎景 (刘索拉曲)
(特邀:程雨雨、段王媛、庞培婕)
四把琵琶扰如四个精灵,用即兴的语言诠释出即兴的情绪和感觉。
火凤 (何昌林、曹文工编曲)
(特邀:程雨雨、段王媛、庞培婕)
乐曲基调素材为公元 773 年 《 唐五弦琵琶谱 》 平调火凤的解译。 《 火凤 》 乐舞创作于北魏、盛于唐、亡于宋。乐曲生动的再现了“拨弘惊火凤,交肩拂天鹅”之乐曲情景(李商隐诗)。
邂迢——南琶与琵琶乐队 (王丹红曲)
(特邀:程雨雨、段王媛、庞培婕)
古老的南音文化,邂逅了今人的解读;千年的南琶声响,邂返了琵琶的辉映;
典雅的悠悠古乐.邂逅了灵动的炫彩;时空的穿越流连.邂逅了我们的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