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二胡 > 教学空间 > 【音乐畅谈】金刚论之二胡演奏通达无我之法(三)

【音乐畅谈】金刚论之二胡演奏通达无我之法(三)

分享到 |
日期:2009-6-4  来源:小蝌蚪音乐学习网  编辑:张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相关链接: 二胡基础教程(主讲 王云飞)               中央音乐学院二胡考级课程(主讲 杨雪)      近日研读《金刚经》,法喜不断。从中我似乎看到了一道光芒,尽解我对二胡演奏之道之惑。回头再看看众多的二胡学习者们,在艰苦的道路上时而迷茫、时而喘息的情形,真有感于禅宗五祖弘忍祖师所言:“汝等自性若迷,福门何可救汝?”(见《坛经》之<四>)其实在二胡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自身音乐才能的缺乏,而是理性上的迷茫。佛祖说法四十九年,一再强调:人人皆有佛性。应该说,所有的二胡学习者,在自身的音乐性方面,都是够用的。而绝大部分的学习者,之所以不能最终成为杰出演奏家的重要原因,其根本在于不明白二胡演奏的理,这里面包括了99%在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里学习的专业学生。就像众生都愿意修成正果,但到底佛道要怎么修,知道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而真正能

    有人问我:“什么是对演奏家最好的评价。”我说:“没有评价,才是最好的评价。”因为任何诸如“技巧娴熟、音色优美、滑音圆润、揉弦激越”等等赞美之词,都是在说“相”。你再怎么说,都是片面的。一首乐曲中用了几十个滑音,难道全都是圆润的,就没有一个是刚劲的吗?几百个音的揉弦,难道全部是激越的,就没有一个是柔美的吗?要真是像评论家说的那样,其演奏岂不是太单调乏味了吗?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你对身体内的各个器官是没有感觉的,甚至都不感到它的存在。一旦你感觉到哪个器官存在的时候,它一定是不舒服了。同样,一个最好的演奏家,他的演奏要使人感到如一缕正气贯顶而入,沁人心脾,而对于技巧、滑音、揉弦等等这些演奏的“相”,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这从“相”的角度说,叫做“诸相俱足”。试问,这样的演奏,你怎么去评论他呢?用什么语言都觉得是片面的,因此只能是没有评论了,这才是对演奏家最好的评论。

    可是大家不要片面地认为,在演奏中做到诸相俱足,就见到了艺术的“性”了。《金刚经》在第20段中告诉我们:“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金刚经》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我们前面说过,任何“相”都是随着因缘的流转而变化着的。比如:我们看一个瀑布,当你赞美它的时候,它早已不是你看第一眼时的相状了。同样,当我们称赞一个演奏家的表演时,他的演奏早已经过去了。那么,那些值得我们称赞的“相”又在哪里呢?佛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所以,不论我们作为一名演奏家,还是作为一名欣赏者,都不要“住”于演奏的这些“相”。也就是说,不要把演奏的“相”看成是真实的、不变的、长久的东西。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透过这些“相”来见到“性”。演奏家如能通过“不住相”的演奏来表达出作品和自身的本性,如来会说名真是演奏家;欣赏者如能透过演奏的“相”来感受到作品和演奏家的本性,如来会说名真是欣赏者。

    三、应生无所住心

    《金刚经》在第2段中,长老须菩提请问佛祖:“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善现起请分第二)这确实问到了真切之处,我们众生的一颗心,一天24小时天南地北,连我们自己都降伏不了,所谓“心猿意马”就是恰当的比喻。若要不信,你能不能让心“清静”五分钟,不起一个念头呢?如果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话,根本做不到。这颗“心”还有一个特点:你要它集中在一点上,它偏偏会什么念头都往里钻,拦都拦不住,这在佛学中称为“妄念不断”;你如果要它忘记一件事,不要执着,它偏偏不肯忘掉,赶都赶不走,这在佛学中就称为“心有所住”。为此,佛祖在《金刚经》第14段中教导众生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让心无住,是佛家指“空”而言的。这个意思,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解释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我在第一节中讲进入气功态演奏必须做到的三个字“静、松、空”时,对“空”的定义是:心无所住,即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心无挂碍,顺其自然。这个“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认为“空” 即“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的观点是小乘教的“断灭空”,是为大乘佛教所断然否定的。为此,《金刚经》在第27段中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菩萨乘、佛乘都讲究“真空生妙有”,这是多么智慧的用词啊!“空”是真空,不是假空;“有”是妙有,不是实有。实际上,在我们演奏的思维中,确实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一切关于演奏的程序都要在这个“空”中运行,佛祖只是告诉我们,心不可“住”而已。我们可以举例来比喻一下这个“空”:一个音乐厅,拥有了必要的空间,于是乐团团员走上了舞台,听众坐到了观众席中,音乐会就得以顺利进行了。待音乐会结束后,观众散去,团员回家,音乐厅又空了,到了规定的时间,另一个乐团进入后台,另一拨听众坐上观众席,又一场音乐会开始了。这就叫做“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心无挂碍,顺其自然。”试想前一场音乐会结束了,乐团不撤,观众也不走,空间就被占据了,下一场音乐会就不能如期举行了,这种情形就是“住”。

    我们在舞台演奏时,当声音待发未发之际,音乐的信息就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思维之中了,在此运行后给肢体发出指令,肢体遵循指令运动奏出声音。当一个音完成后,大脑中相对应的信息一定要迅速地退出思维空间。这样,下一个音的信息才能顺利地进入这个空间运行,演奏也才能不间断地进行下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心猿意马”,自己不能降伏其心,脑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无非是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去了。演奏也就成了无心之举,谈何艺术呢?

    2、“心有所住”,去者不自去,如:偶有音微瑕,心中“格登”一下,懊悔不已,心想平时从未有过这种情况,这一下定会影响人们对我的评价了;或某一处演奏得出色,心中沉浸在得意之中,等等。岂知心中一有挂碍,思维空间就被占据了,新的信息进不来,大脑的动作指令也将中断,演奏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如此恶性循环,有可能导致演奏的失败。所以,在演奏中,演奏者只能把将来音变成现在音,而对于过去音,则一定要尽快忘却,这就是不“住”。

    3、“心有迟疑”,来者未自来。旧的信息去了,新的信息却因为心中迟疑而没有进来,演奏程序的运行就有可能中断,动作指令将因此而空白,演奏即会产生失误,这对于舞台演奏来讲是很危险的。

    4、“心有所贪”,信息过多涌入,必定在思维空间中加速运行,演奏将会显得匆匆忙忙,从而降低了演出质量。

    让心无住,随缘而行,是二胡演奏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我们登台演奏,哪怕是同一首曲目,每一次的心情、环境、对象等“缘”都是不同的,所以心也需要随着缘的不同而变化,这才叫做“生无所住心”。如果每次演奏,都执着于在琴房中练就的那一套奏法,以致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就是“心有所住”,决不可取。

 

上一页 1 2 3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二胡基础教程(第一章

主  讲:王云飞

立即试听

二胡基础教程(第二章

主  讲:王云飞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将在温州举行
  • “圆梦民乐少年”湘西民乐少年走进清华附
  • 响应号召,反贪腐席卷香港音乐界
  • 宋飞胡琴音乐会《清明上河图》视频实况
  •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音乐会实况
  • 赵季平在阿炳音乐节开幕式致辞【视频】

热门标签

上海举办关于举办第十届中著名二胡吴可畏:2014北京“中西合民族管弦

教材教辅

王云飞二胡独奏音乐

出版社:中国唱片深圳公司

页数:0页

isbn:978-7-88520-731-1

购买价:38元

  • 二胡系统进阶练习曲集
  • 二胡基础教程

乐器

拨浪鼓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选购二胡木材怎样区别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