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静安下沉式广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奏会,一千名笛手在一位老人的指挥下,笛子吹奏了一曲曲澎湃激昂的红色乐章。演奏会结束,全场掌声雷鸣,老人微笑着向观众鞠躬致谢。这位老人名叫许国屏,68岁,4年前被查出患有癌症。
指挥千人广场吹笛
“今天参加演奏的一千名笛手,大多都是我的学生。”演奏会结束后,许国屏还未来得及在30多度的高温中解开领带,就举起手中的多功能笛向记者介绍起来。他告诉记者,为了筹备这场演奏会,他特意在静安寺街道组建了一支400人的社区笛子队,通过2个多月的教导,队中大部分人已从开始对音乐一窍不通,进步为能流畅自如地吹奏乐曲了。“当初他们刚跟我学笛时,大多不识乐谱,有些人还把哆、来、咪读成一、二、三。后来我尝试了互助学习法,学员们通过互相指导,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很多人终日曲不离口,笛不离手,现在
不少人成为了各自小区中的民乐演奏家。”
“你瞧,今天还有从外省赶来的客人呢。”许国屏指着台上一块大约50人的方阵向记者介绍,这些笛手来自宁波,是他在浙江教学时交下的朋友。
吹笛60年弟子数以万计
“如今,在群众中传播笛文化已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许国屏对记者说,他从9岁开始师从“江南笛王”、演奏家陆春龄学艺,如今已有近60年“笛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奏员,教出的徒弟数以万计。“这几十年,我到过山区、牧区、边区、矿区、老区,现在又走向了社区;为了普及民族音乐,我五进大别山,三进内蒙古……前后行程达20多万里,很多人都说我在进行一场文化长征。”
许国屏向记者介绍,他曾教过一位76岁的杨老太,让他印象深刻。杨老太退休后迷上了打麻将,每月退休工资有一半都消费在麻将桌上,家人也和她关系不佳。许国屏知道后,上门动员她学笛子。由于不识乐谱,杨老太几次中途退却,于是许国屏亲自到杨老太家去开“小灶”。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杨老太已经能跟上同伴流畅自如地吹奏乐曲了,并成为了竖笛队中的骨干。
愿为推广笛文化再努力
夏日的阳光很刺眼,只在阳光下站了一小会儿,许国屏的额头上就渗出了许多豆大的汗珠。“其实,早在2003年,我已经被死神判刑了。”许国屏告诉记者,他患有严重的细胞胃癌,刚确诊那会儿,医生曾断言他最多只能活一年。“现在4年过去了,我还好好的。是悠扬的笛声,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生命的力量。”
许国屏说:“现在社会上了解笛乐,重视笛乐的人并不多。光说上海,每年参加钢琴考级的人有3万个,而参加笛子考级的只有1000多人。如果再不做点努力在社区中推广,恐怕几十年后,这项民族音乐就要失传了。”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