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行业新闻 >> 笛声悠扬箫声咽

笛声悠扬箫声咽
录入时间:2006-11-15 来 源:上海金融报     [音乐考级]

笛子是民乐中最轻快悠扬的一种乐器,同是竹管制成,箫则要低沉忧郁许多。若将箫比喻成多愁善感的一介书生,那么笛子就是无忧无虑的小牧童了。箫是优雅的小资的,笛子却是通俗的平民的;箫是悄怆幽邃的落英缤纷,笛子则是淋漓尽致的清朗月光;箫是避世的江湖侠客与文学青年的怅惘与哀怨,笛子则是热情奔走在生活一线的各色人等的快乐与憧憬……

  

你听,江南丝竹《姑苏行》响起来了,一段宁静舒缓的引子似一幅华彩的丹青长卷徐徐铺开,闭上眼你就能随着悠扬清亮的笛声走进那精巧的园林,幽深的雨巷,聆听到沧浪亭的泠泠清波,观赏到虎丘山的巍巍塔影,还有古城里的热闹城厢,七里山塘,花香阵阵,鸟语声声……听这支脍炙人口的笛子曲,真的可以将在俗世里奔走得倦怠的一颗心掏出来在清澈的笛声里洗涤一番,直洗得通泰而舒适,轻快无比。再听,《扬鞭催马送粮忙》来了,一上来,你就会听到得得的马蹄声,和快意无限的心情,再没有音乐素养的人也能听出来,那是多么轻松欢乐的一匹马,骑马人又是如何的匆促愉快。一听这曲子,再紧张的情绪也会马上卸下心头的负荷,会心地笑一笑的。笑一笑之后,那心上的阴霾也许就烟消云散了。

  

一直以来,笛子总是快意轻松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样闲适自在的生活,实在是太令人神往了。更叫人难忘的还是在江南,“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舡闻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那笛声简直就是幸福的歌唱啊,是风流浪漫的代名词。也难怪,南方的民歌小调总爱以笛子伴奏,《小放牛》啊,《茉莉花》呀,《采红菱》啊,笛子一吹,轻快得不得了,又嘹亮又舒畅,悦耳极了。特别是黄梅戏中的《满工对唱》、《夫妻观灯》、《谁料皇榜中状元》,来自山野的质朴的黄梅调最宜配上笛子,那股戏曲的韵味全出来了,唱的人和听的人,一样的心情,快活极了,舒坦极了,轻松得简直要飞起来。

  

同样是笛子,昆曲用的是曲笛,却似乎没有那么多的轻快活泼,但异常的清新醇厚,委婉古雅,演绎出小花旦的一腔痴情故事,填上“原来姹紫嫣红,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温文尔雅、字字珠玑的唱词,连林黛玉这样的才情女子也会点头称好呢。

  

笛子是清脆的亮丽的,有时候竟也能听出乡愁的滋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概人在边关,在想家的时候,在失意的时候,听什么都是忧伤的,无关乎乐器,我只能这样理解。不过有了笛声,那诗里的意境马上就会悠远起来倒是真的,像“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若没有这一声笛,那该是多么冷清,有了这笛声,月色也显得更加皎洁,诗的意境也更加隽永而令人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