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道理炫耀自己是多明戈的学生
记:1996至1997年间,一年内你连续三次分获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世界乐坛为之震惊。你觉得哪一个比赛最艰难?
廖:能在这三大国际比赛中获奖,其实都比较艰难,因为这三个比赛都是国际A级比赛,世人瞩目。像多明戈那个比赛,在我之前没一个亚洲人进过决赛。为什么说难度比较大?因为评委品位不一样,每个人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这个比赛里,评委也许喜欢你这种风格;到了那个比赛,评委不喜欢你这种风格,你就不一定拿奖。所以,三个奖我都觉得得来不易。
记:你获奖后,多明戈曾表示:“许多人都不相信他演唱的意大利歌剧是在中国学的,我一开始也不相信。”
廖:多明戈是我最崇拜的大师,所以那次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无论压力有多大,我都想去参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已经有一个图鲁兹比赛第一名了,足够了,没必要再参加这个比赛来证明实力,如果获奖了是锦上添花,没获奖就会丢面子。但我还是想去看多明戈,哪怕就只是见他一面也值。
记:你能够成功地走上国际舞台,和多明戈的赏识和提携密不可分吧?
廖:多明戈待我已超出普通师生的关系。2001年,多明戈指挥华盛顿歌剧院演出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邀请我出演主角。当时没人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演员能唱好威尔第歌剧,都认为廖昌永不合适。那天参加演出的都是世界级歌唱家,但第二天《华盛顿邮报》评论道:“今晚,真正成功的是廖昌永的卢纳伯爵,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后来,多明戈夫人导演的《霍夫曼的故事》再度邀我出演,多明戈特意从华盛顿赶去,给我讲怎么表演,让我非常感动。
记:尽管你们有这样深厚的交情,你却一向低调谈论这种师生关系,也从不借此炒作,为什么呢?
廖:大师是大师,跟你没关系。再怎么提他,你也不是大师。炫耀这种关系没道理,我也不太喜欢这样。我更多地说我是周小燕老师的学生,因为我90%的学业都是向周老师学的。周老师说了,做人就是做艺术,艺如其人,做人不好,艺术怎么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