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年第一天,“中国声音·感恩颂·廖昌永2011大型演唱会”将在省体开唱,这位享誉全球的“华人第一男中音”,将用最美声音陪家乡父老欢度新年。
成都日报12月30日报道 2011年新年第一天,“中国声音·感恩颂·廖昌永2011大型演唱会”将在省体开唱,这位享誉全球的“华人第一男中音”,将用最美声音陪家乡父老欢度新年。昨日,廖昌永提前回乡为演唱会备战,作为从成都走向世界歌剧舞台的艺术家,他还将与成都SOS儿童村声乐班9位孩子在内的近百位可爱的小朋友一同合唱《同一首歌》,和四川星海合唱团的团员一起演唱宣传四川的公益歌曲《四川依然美丽》,用歌声表达四川人民的坚韧和感恩,向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四川依然美丽,四川欢迎你!”昨日下午排练之前,廖昌永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人生经历、艺术生涯,以及他对社会、家乡的感恩。
光着一双脚步入上海音乐学院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男中音歌唱家,一种很浪漫的说法是:14岁那年,廖昌永头一次在郫县农村老家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多明戈唱的咏叹调,当时他还不知歌剧为何物,但大师异常迷人的歌声却打动了少年的心。
廖昌永(以下简称廖):准确地说,我在田间听到的第一首西洋歌曲,就是多明戈唱的《我的太阳》,可以说他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我之前的梦想是做一名体育老师。念高中时,我的田径项目和打篮球都不错。
记:怎么就开始学唱歌了呢?
廖:一次学校里搞文艺晚会,我是文体委员,自告奋勇上台唱了《那就是我》,没想到竟然得了第一名。后来我经老师介绍,跟随省歌舞剧院的周伟民老师学唱歌。一年后就去考了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招生的老师说,这个孩子乐感很好,蛮会唱歌,就把我录取了。其实,当时我的考分是录取生中的最后一名。
记:能描述一下第一次去上海求学的情景吗?
廖:到上海那天下特别大的雨,要知道脚上妈妈给做的新鞋如果一进水就没鞋穿了,我就把鞋脱了塞在背包里,光着脚丫踩着水到了学校。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要60块钱,都是姐姐寄的,这钱几乎是她工资的一半。所以,我在第一学期放暑假时,就到歌厅唱歌挣钱,唱了两天,歌厅不要我了,人家要听齐秦,而我就会唱《小草》。我还是咬牙坚持,不断地换歌厅。那个月至少挣了70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凑够了。
记:能投在像周小燕这样的名师门下,有没有特殊的机遇?
廖:其实我一开始就遇到位好老师,他叫罗魏,我是他的第一个本科生,他对我特别好,下课带我去吃饭,冬天冷了给我拿件棉衣过来,上课本来45分钟,他则一两个小时地上。所以成绩进步得很快,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已是班上第一名。
能拜在周小燕老师门下,几乎是所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记得专业老师第一次带我去周老师家里,我两腿直哆嗦。那天我唱得不好,高音死活唱不上去,周老师亲切地说,“别急,慢慢地唱 你看你不是唱得挺好的吗?”周老师那种视我如儿辈的态度,让我感觉特好。我也就把到周老师家去当做跟亲人在一起,心情一放松,进步就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