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钢琴—用做木桶的方法做出外壳
录入时间:2010-2-5 13:39:00 来 源:www.5ikeke.com



    钢琴属乐器之王,全部零件有8000多个,与制造其他乐器不一样,钢琴的制造过程与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息息相关。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涉及到这个国家的钢铁工业、铸造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加工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作为一个刚刚脱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刚刚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新中国来说,制造一台前人所没有制造过的钢琴,困难何其多是可想而知的。外国人自从发明钢琴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可当时中国人做钢琴只有9年的经历。一般情况下,制造一台大型三角钢琴需要8至12个月的时间。而这台钢琴必须要在9月29日送到人民大会堂,留给星海工人的时间不足80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充分的研发时间,只能是边研究、边设计、边制造,而且必须要一次成功,从时间上就不允许出现返工和浪费。可以想象,当时的工人有多大的压力呀。回忆当时,有些人说:“当时我们的脑子里没有别的,想的只是如何保证完成任务,如何保证时间进度。”最后,他们的确按时把琴做出来了,也按时把琴送到了人民大会堂。

    用做木桶的方法做出合格外壳

    为了制作这台大钢琴,厂里成立了试制小组。因为大家心里都没底,许多地方都是摸索着来。考虑到这么大的钢琴,低音琴弦一定很长,高音、次高音一定会有问题,工人们就打破先例,在中高音区开创了每个音四根琴弦的设计方案,在音量上增加了辅助音。

    在制作中还碰到了几个大难题,首先,就是如何保证钢琴的外壳和键盘不变形,然后是如何保证音板不开裂,如何保证铁板能承重,如何保证钢琴的大盖能轻巧自如地开启。此时,各种常规的加工方法已经不行了,例如,制作琴弦的“打弦车”就不够长了。还有,光做一个钢琴外壳的胎具就得两个多月。但是,在一心一意只求成功的星海工人面前,他们用经验和智慧把这些难题都一一破解了。例如,他们用南方制作木桶的办法制作的钢琴外壳就保证了不变形;用空心加龙骨的办法就保证了钢琴大盖的轻巧;打弦车不够长就把两台车连在一起打弦,总之,他们成功了。有几百年制琴经验的外国人连想都没想过的事,中国工人在78天里办成了。

    许多钢琴家都在这里弹奏过,虽然它不是最好的,但音质、音色还不错。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国家歌舞团、芭蕾舞团用它演出过;20世纪80年代,前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就用这台琴在人民大会堂为残疾人举行过义演;20世纪末,日本钢琴制造专家称这台钢琴是奇迹。每当人民大会堂举行重要的外事活动时,它都会在万盏灯光的照耀下,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嘹亮而辉煌的乐章。50年过去了,这台世界之最的大钢琴在人民大会堂,琴声依旧,风采依旧,它讴歌了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它见证了新中国发展变化的经历;它解读了什么叫发明创造;它展示了什么叫光荣与骄傲;它唱响了改革开放的旋律;它褒奖了北京钢琴厂的创举。它把历史和现代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星海人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刘春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