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从教,吴祖强可谓硕果满园。田丰、孙亦林、郑秋枫、王立平等音乐家都是他的学生。吴祖强爱才爱学生,常尽自己所能提携保护学生的发展。对此,王燕樵深有所感。王燕樵是吴祖强的高徒,因大学未毕业即分到新疆,三年后申请返校完成未了学业。吴先生爱才心切,义不容辞地积极争取为王燕樵办妥当时很难解决的回京复学手续;同时,安排王燕樵加入自己接手的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创作中,作为作曲课的创作实践。结果,王燕樵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但出色完成了舞剧第二场音乐的执笔,并最终以优秀成绩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另一个受到吴祖强恩惠的是著名指挥家陈佐湟。音乐学院恢复高考那年,1965年学院附中钢琴专业毕业的陈佐湟,已经是全总文工团乐队指挥,女儿都上小学了。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考区考分第一,但年龄也最大,已过30岁,按招生简章要求绝对落榜。情急下陈佐湟去找当时已是学院副院长的吴祖强,提出“有没有办法让我考同等学历,我不能再等五年半,否则头发都等白了。”在吴祖强等院领导努力下,陈佐湟和一批超龄学生幸运地搭上大学的末班车。
近20多年来,吴祖强在培养作曲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中,成就突出,不少已见成绩的中青年作曲才子都慕名投其门下。他的学生如陈怡、陈远林、张小夫、黄多,以及徐昌俊、范乃信、郝维亚、王宁、贾国平、董立强、向民等,一批“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如今已成为我国作曲界新生的中坚力量。其中,已是美国密苏里大学终身特级教授和美国艺术科学院终身院士的陈怡,是吴祖强教的第一个作曲专业研究生。今天陈怡的纽约家中,三角琴上还立着吴先生光彩照人的大幅肖像。今天中国电子音乐的带头人张小夫,也是吴先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而当年赴法留学归国决意圆中国电子音乐之梦的他,如果不是吴院长鼎立支持,于1993年底成立的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也许就很难落脚当时校舍与资金还十分紧缺的母校。
……回顾以往,以高瞻远瞩的气魄与远见践行于务实的努力中,这大概正是吴祖强一向的工作作风,教学风格,也是他人生成功的信守之道。大概师出高门,学生们也在老师那里,首先学会做事做人之本。
今天,80高龄的吴祖强仍然精神矍铄地出现在音乐界各项重要场合,干练,精明,对他钟情的音乐事业不遗余力地倾泻热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