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派第四代传人
2001年9月14日,“纪念汪昱庭先生逝世50周年汪派琵琶演奏会”正在热烈地进行,演出前,专程从美国赶回来的年近六旬的汪派第三代传人李光祖先生亲手将象征“汪派”衣钵的清代象牙琵琶传给了郝贻凡,正式承认郝贻凡为“汪派”第四代传人。
谈起李光祖先生立郝贻凡为汪派第四代传人的事情,郝贻凡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说,“我和李老师学的比较多,通过我希望让‘汪派’琵琶在中央音乐学院发扬光大,这也是李老师的将我立为汪派传人的意义所在吧。”在教学之余,郝贻凡还进行了传统音乐资料的研究、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及明代巨作《弦索十三套》的整理工作。现在,郝贻凡正在进行“汪派”李廷松演奏谱的校对、“汪派”琵琶谱由工尺谱翻至简谱及李光祖琵琶基本弹奏方法的整理工作;同时还在做一本中央音乐学院的《琵琶大全》谱例。“整理传统的过程也是我加深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更感到中国民族音乐及其理论的博大精深,” 郝贻凡如是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当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生代琵琶演奏家,郝贻凡生活在一个音乐气氛浓郁的家庭。女儿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学钢琴后学长笛,两种乐器都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丈夫李可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小号手。郝贻凡称在这样一个中西乐器融合的家庭里,自己从西洋音乐中吸收了许多音乐元素补充到民族音乐中。她说:“我带着女儿学了14年钢琴,在旁听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弥补了基础薄弱的缺陷,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演奏艺术的道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吧。
近年来,郝凡开设了从附小到研究生的琵琶专业演奏法和教学法课程。她的教学成果在她的众多学生中得以显现,许多学生分别在海外、国内的大型琵琶比赛上获奖。她羡慕这些年轻的孩子们赶上了好时候,她们走的路与她当年相比要顺畅得多。“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毕业后都能开几场音乐会,都能超过我,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出高水平。” 郝贻凡充满真诚地说。(来源:拙风文化网 作者:孟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