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七点半,中韩作曲家作品交流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举行。本场音乐会主要以钢琴独奏作品和其它乐器的室内乐作品为主。四位韩国作曲家带来了四首钢琴作品,我院作曲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及基础学科的老师带来七首作品。音乐会上,中韩两国作曲家运用具有自己本民族特点的音乐语汇诠释了现代音乐技法与民族音乐语言的完美结合。
一、融合民族精神的韩国现代音乐作品
《寺院拂晓》是韩国作曲家吉一燮教授2001年创作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灵感来源于作曲家在泰国曼谷“黎明寺”的经历。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简约”却不简单,音乐材料集中、凝练,整首音乐利用固定音程和节奏型贯穿的手法将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明暗色彩对比的和声使我们感受到作曲家内心深处渴求平静的一种欲望,并聆听到一种时隐时现的韩国音乐风格。尹英淑教授的钢琴独奏曲《诗歌—四月》,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作曲家为了体现传统音乐的均衡、协和之美,在创作中不但运用了同音反复、固定音型重复的传统音乐发展手法,而且为了表现意境,使用了音列结构等一系列现代和声语言,从而使音乐在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音响色彩丰富多样化。作曲家金熲中教授为一架钢琴而作的《乐(NORY)》,该曲的“乐”可理解为韩国“四物表演”中的“乐”(le),四物表演是韩国农乐表演的一种,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运用韩国传统完整的“长短”节奏型,而是从传统的节奏元素中获取细小的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节奏动机来进行自由的变化和发展,并引用了韩国民谣“鸟啊,鸟啊”的旋律,整首作品就像一幅被慢慢打开的画卷,音乐娓娓道来。崔承俊教授的《为钢琴而作的五首小曲》创作于1993年,由五个短小的乐曲组成。独特性格的五声性旋律与韩国传统节奏律动融合,形成具有韩国民族特性的音乐风格。总体来说,这部作品在利用现代音乐技法的基础上,突出了韩国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具有丰满的和声织体、鲜明性格的旋律线条、强烈的民族传统节奏律动以及浓烈韩国传统音乐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