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魁
(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教授)
摘要:
声乐教师的耳,是搞好声乐教学的基本条件;对耳朵强化剑练并注意听觉积累,是声乐教师提高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基础工程和基本建设。
关键词:声乐教学 耳朵,步骤与方法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
人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嗅觉。以感官而论,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如文学、绘画、雕塑、舞蹈等,听觉艺术如声乐、器乐等。至于戏剧、曲艺、电影、电视艺术和配乐舞蹈等,则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就声乐而言,尽管人们需要观看歌唱者的
身段、姿态和举止,质而言它是属于听觉艺术。既然声乐是听觉艺术,那么,听就成为感受声乐艺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常说的音乐欣赏,实际上就是一个听觉过程。它包括官能欣赏、感情欣赏和理智欣赏这样三个阶段。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 即好听。由悦耳好听,方引起感情的共鸣,最后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理智的升化。显然,这当中听是第一位的。比如,在乐迷的世界里,音乐之所以和他们的生活、情感、理念具有那么浓郁而深刻的情结,也是乐声通过他们的耳朵至大脑的听觉通道川流不息地融汇渗透,才使其体悟到音乐的全部魅力和意义。作为千千万万的普通听众,他们每个人触摸并判断^乐的惟--标准就是耳朵。每个人长着的耳朵不仅是欣赏音乐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是声乐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人体器官。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须声情并茂地示范演唱,学生则须通过细听、赏析、领悟并刻苦练习,才能逐歩增强自己的演唱技能和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从事声乐的师生,只有坚持以听觉为基础并提高有关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佳境。所以,不应该把"听觉训练"看作是对优秀学生的"小灶待遇",而应当枧为所有声乐学生的一种基本功训练。美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戈登认为,人的内在听觉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所谓的"内在听觉",是指长期记忆中发挥作
用的储备听力,也就是听觉的积累。听觉积累,是大量音乐的听觉整合和艺术概括。而这一切,丝毫离不开耳朵的作用和功能。对于从事听觉艺术的人来说,有一副灵敏的、具有音乐素养的耳朵,实在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