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琵琶 > 人物动态 > 刘德海:不能让琵琶成活化石

刘德海:不能让琵琶成活化石

分享到 |
日期:2011-12-8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 王舒杨   中国琵琶大师刘德海今年74岁了,但还在不停地创作着。拯救传统音乐的使命感让他一刻也不能停歇。他说:“昆曲已经成了活化石,京剧也快了,我不能让琵琶也成为活化石。”   “日出弹琵琶,日落教琵琶,夜抱枕头梦琵琶。”琵琶大师刘德海在传记中这样概括自己以琵琶为伴的人生。   人如其名,刘德海确实艺德如海。直至今天,他仍然自认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爬坡人”,几十年来不慕虚名,钻研演奏、创作和教学,随着娴熟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他的心灵却向往着回归童真。刘德海的作品技巧难度颇高,却不是为了炫技,很多陶醉其中的听者并不知晓,这手指上的弹拨背后需要多少功夫。   刘德海曾说,要能用高难度技巧去展现简单的美好,而他所创作的很多作品恰恰体现了这种境界。看他运用自己在80年代创造的琵琶新技法“反正弹”演奏写给儿童的《木鸭》,微扬的头随着拨弦动作而轻微地晃动,笑眼半闭着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那种怡然自得夹杂着有如孩童般洋洋得意的神气,具有如此难以解释的传染性。   创作经典作品就是要慢工出细活   本月18日,刘德海应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

  ● 王舒杨

  中国琵琶大师刘德海今年74岁了,但还在不停地创作着。拯救传统音乐的使命感让他一刻也不能停歇。他说:“昆曲已经成了活化石,京剧也快了,我不能让琵琶也成为活化石。”

  “日出弹琵琶,日落教琵琶,夜抱枕头梦琵琶。”琵琶大师刘德海在传记中这样概括自己以琵琶为伴的人生。

  人如其名,刘德海确实艺德如海。直至今天,他仍然自认是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爬坡人”,几十年来不慕虚名,钻研演奏、创作和教学,随着娴熟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他的心灵却向往着回归童真。刘德海的作品技巧难度颇高,却不是为了炫技,很多陶醉其中的听者并不知晓,这手指上的弹拨背后需要多少功夫。

  刘德海曾说,要能用高难度技巧去展现简单的美好,而他所创作的很多作品恰恰体现了这种境界。看他运用自己在80年代创造的琵琶新技法“反正弹”演奏写给儿童的《木鸭》,微扬的头随着拨弦动作而轻微地晃动,笑眼半闭着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那种怡然自得夹杂着有如孩童般洋洋得意的神气,具有如此难以解释的传染性。

  创作经典作品就是要慢工出细活

  本月18日,刘德海应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之邀,将于滨海艺术中心呈献“指点山河——刘德海师生音乐会”。届时他将与四位得意门生:博士生和青年琵琶教师李佳,三名硕士生高思超、宋梓滢和陈哲,带来可以洗涤心灵的琵琶作品。其中,李佳是有“中国琵琶博士第一人”之称的优秀青年琵琶教师。

  演奏技巧虽难,刘德海所要表达的情感却很单纯。除了耳熟能详的名曲《平沙落雁》和《十面埋伏》,师徒五人将带来刘德海作品《过街溜》、《一根丝线牵过河》、近年新作《手指芭蕾》和《妈妈的爱》等。这些作品虽然题目平白,所体现的情景和情愫也十分简单,但是要能凭手指传递从内心而发的感受,却要靠演奏者精湛的技艺和动情的乐感。

  《手指芭蕾》曲名缘于演奏者的手指好像芭蕾舞者的脚尖一样旋转。说到这首新作,电话那端的刘德海说他“花了不是很长时间”,但这个“不是很长的时间”竟然也有三年多。对很多用煮快熟面的工夫就可写出一首作品的作曲家来说,刘德海的创作过程简直是难产。他笑说:“作曲就像生孩子,产生灵感就好像怀孕,但不一定是十月怀胎,而是要不断加工,找新的语言和技巧。我想,如果想要创作出经典的东西,就是要慢工出细活,不能太随便、粗制滥造。”

  这次刘德海将带来的《昭陵六骏》,就是用了10年时间才完成。他说:“用10年来写出这首曲子,我觉得值得。”新作《妈妈的爱》虽然很短,但也是刘德海花了一年时间创作完成的。刘德海在特别介绍这首作品时说,“音乐就是要表现美,传达爱,那么世界上最美的情感是什么呢?妈妈的爱。传统音乐很少有展现母爱的题材,所以我去年夏天就特别创作了这首曲子。”

  在琵琶创作方面,刘德海讲究三点:艺术性、技巧性和风格性。他感慨说:“现在的学生不用抄谱,都用电脑,两秒钟就拿到我用10年写出来的谱子,技巧上掌握得也很快,但是风格的掌握,就需要积累和沉淀了。”

  刘德海说,现在的音乐发展缺的不是技术,而是风格:“风格问题是指什么呢?从我们传统音乐来讲,就是我们的传统在哪里,根在哪里。我们要回归传统,追根溯源。我特别重视回到传统根源里面去学习新的东西。”

  “我就是为了琵琶才来到这个世界”

  因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刘德海根据民间音乐改编了很多作品,比如《过街溜》《一根丝线牵过河》《梅花操》,就是他分别根据潮洲音乐和泉州南音等改编的。

  10年前,刘德海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发起一个“1”计划,要让学生们每一年从民间挖掘、钻研一个乐种,并从中创新,把沦落为“活化石”的文化遗产激活。倡导“慢工出细活”,发出“传统音乐的希望在田野”口号的刘德海,那时的愿景就是:“江南丝竹、泉州南音、洞经音乐、纳西古乐还有各种民歌,一年一种,10年就是10种,丰富传统音乐的资料库”。

  可惜,问及这个计划时,刘德海遗憾地说,“哎呀,这个计划才搞了两年就夭折了!真的是很遗憾……”他不愿细究其中原因,只是淡淡流露出一种无奈。他深信老师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学生对传统疏远,这不能怪学生,怪谁呀?怪我们老师。”

  刘德海今年74岁了,但还在不停地创作着。拯救传统音乐的使命感让他一刻也不能停歇。他说:“昆曲已经成了活化石,京剧也快了,我不能让琵琶也成为活化石。”

  从儿时第一次看到琵琶时觉得它“像个怪物”,到如今与琵琶风雨相伴一甲子,刘德海虽然年岁已高,却仍然坚持自己背着重达10余公斤的琵琶。他说:“琵琶是我一个孩子。我觉得我就是为了要弹琵琶才来到这个世界,我就是为琵琶而生。”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中国音乐学院琵琶考级

主  讲:孙文婷

立即试听

中国音乐学院琵琶考级

主  讲:孙文婷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章红艳琵琶音乐季之一视频集
  • 章红艳:坚守音乐品质 提升听众
  • 2011章红艳琵琶音乐季完美落幕图集
  • 章红艳2011琵琶音乐季新闻发布会举行
  •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获奖名单
  • 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少儿艺术节开幕

热门标签

关于琵琶琵琶面板琵琶演奏章红艳琵章红艳:2011章红章红艳20第八届中

教材教辅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数:137页

isbn:9787515313511

购买价:58元

  •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 全国琵琶演奏(业余)考级作品

乐器

月琴

  月琴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   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

琵琶的发展

  有关琵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东汉年(公元前25 --220年)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写到...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