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在彼得堡创作初期,除了前面提过的那些具有较多习 作怪和模仿性的作品之外,格林卡还创作了一些具有不同于贵族 奴化艺术的新因素的作品。尤其是他在音乐沙龙中以俄罗斯民歌 主题所作的即兴变奏,以及自编、自弹、自唱的浪漫曲,更突出 地显示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卓越的创作才能。浪漫曲《不要诱 惑我吧》是格林卡早期的成功之作。这首歌创造性地运用了俄罗 斯浪漫曲的传统手法,第一次表现了格林卡的个人风格。
创作生活
在彼得堡的早期创作生活中,格林卡的民族责任感和事业心 有所增进,他决心做一个真正的俄国音乐家。他清醒地认识到, 要使俄罗斯的音乐作品在本国和世界得到承认,自己就不能停留 在音乐爱好者和俄国现有的创作水平上;人而必须掌握世界最先迸 的作曲技巧。于是,1830年他出国深造去了。
在德国,他向欧洲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德恩系统地学习了作曲 理论,深入地研究了亨德尔等人的古典音乐作品。在维也纳,他倾 听了当时风行一时的老施特劳斯和兰涅尔的舞蹈音乐。尤其在他 呆了三年之久的意大利,他完全沉醉在当时正处于繁荣时期的意 大利“美声”声乐艺术之中;贝利尼、唐尼采蒂的歌剧和帕斯塔、 鲁比尼等著名歌手的演唱,经常使他赞叹流泪。他潜心地研究意 大利声乐的体裁和旋律发展的技巧,同时,还广泛地接触了正在欧 洲兴起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结识了浪漫派作曲家柏辽兹等人。
在国外的四年生活中,格林卡掌握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作 曲技巧,熟悉了意大利和浪漫源的音乐风格,这给他的创作带来 了新的特点。从浪漫曲《威尼斯之夜》、《胜利者》和《降E大调 钢琴弦乐六重奏》等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意大利音乐,特别 是声乐艺术对他的影响;在锅琴、黑管、巴松的《悲壮三重奏》 等作品中,则可以看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格林卡在意大利的创作,特别是那些采用意大利题材和风格 写成的作品,如根据贝利尼和唐尼采蒂的歌剧主题所写的变奏曲 和小夜曲等,受到了当地听众的高度评价和欢迎。但是,对西欧 音乐研究得越深入,格林卡对自己──一个俄国音乐家──的使 命就认识得越清楚。他在创作中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灵感,一种 不安的情绪经常在折磨着他。他认为他不应该按照意大利的风格 为俄罗斯写作,他觉得自己那些迎合意大利居民趣味的作品。只 能使他确信,他所走的“不是自己的道路”。他说:“我实实在 在不想成为意大利人。对祖国的怀念,逐渐引导我按照俄罗斯的 方式来写作。” (见自传《札记》)于是,1834年他毅然决定返 回祖国。
途经德国时,格林卡在意大利时还比较模糊的创作思想,变 得越来越清晰了,他要写一部“不但题材是民族的,而且音乐也 是民族的”俄罗斯歌剧(见1834年1月致不知名的C.T.的信)。 就在德国,格林卡写了两部对实现他的歌剧创作计划具有特殊意 义的作品 ,管弦乐《俄罗斯主题随想曲》和《交响序曲》。这两部 作品虽然没有最后完成,但是,格林卡在创作中,不仅表现了俄国 人民的生活,而且还尝试了他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学来的所有作 曲手法,可以说,格林卡后来在成熟时期创作中所运用的民族技 法,在这里都已初步实践了。因而,这两部作品被人称作是“歌 剧《伊万·苏萨宁》和交响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的特殊草稿”。
创作民族歌剧的想法使格林卡激动不已。回到祖国不久,格 林卡便开始了歌剧《伊万·苏萨宁》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 产象着魔一样”,灵感不断涌现,以至于整个歌剧的细纲,甚至许 多主题,都在脑子里“一下子发作了”(见自传《札记》)。
《伊万·苏萨宁》以史实为依据,写的是十七世纪初波兰封 建主入侵俄国,农民苏萨宁为保卫祖国而捐躯的故事。在格林卡 之前,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在诗作《沉思》中,曾以苏萨宁的献 身精神来唤醒民众。而沙皇尼古拉一世对这个题材也很感兴趣。 尼古拉政府利用十二月党人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影响,提出了 忠于沙皇、地主和东方正教的“官方爱国主义”理论,极力搜索 鼓吹这种反动理论的艺术题材、于是,当时身为宫廷诗人的茹科 夫斯基,了解到格林卡的创作欲望之后,便向他提供了“苏萨宁” 的题材。并根据尼古拉一世的旨意,委任御用文人罗中创作脚 本,改定作品名称为《为沙皇献身》,使歌剧贯穿着忠君思想。 当时,这部歌剧受到了皇室的欢迎,并被定为节日上演的官方剧 目。造成歌剧中的这些问题,对于格林卡来说,当然也不是偶然 的,反映了他作为一个贵族知识分子的局限性。
但是,格林卡毕竟自幼受过民间音乐熏陶,后来又接受了l812 年卫国战争和十二月党人运动的爱国主义思潮影响。他是一位民 族音乐思想逐步成熟的艺术家,他的主要创作意图是,为祖国写 一部真正的民族歌剧。他所以欣然采纳“伊万·苏萨宁”这个题 材,并且在创作中不断爆发出灵感的火花,主要是因为这个题材符 合他要创作“民族英雄悲壮歌剧”的强烈欲望。格林卡在作品中 倾注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凝聚了他多年探索民族音乐创作的 心血,因而,这部歌剧不仅标志着格林卡民族音乐思想的成熟, 而且,在开创俄国古典音乐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格林卡 在这部作品中总结了前人的成就。他在吸取民族音乐的养料和西 欧音乐先进技巧的基础上,创作了俄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 正的民族歌剧。这部歌剧被人称作是“俄罗斯歌剧的曙光”。它不仅照亮了俄罗斯歌剧的创作道路,而且对俄国整个民族音乐的发 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赢得了俄国先进人士的热烈欢呼和 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部歌剧开辟了俄国音乐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