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方冰,1914年出生,安徽淮南人。原名张世方,笔名方冰(到延安后改名。署见1943桂林《诗创作》、1944.12《解放日报》。)、李满、林之曲(均见抗日胜利后《旅大日报》、《旅大文艺》、《东北日 报》、《东北文艺》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到陕北公学学习。后到晋察冀解放区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西北战地服务团以及京西游击区工作,并与田间等开展街头诗运动,编辑油印诗刊《诗建设》。1944年回延安。胜利后到东北。历任新民县委宣传部长兼民运部长,旅大市文教局长、文化局长兼文联主席。1956年到中国作协沈阳分会从事创作,后任分会主席。著有《战斗的乡村》、〈飞〉等诗集。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文艺队长,昌宛、房县抗联宣传部长,辽宁省新民县宣传部长,港铁工会党总支书记,大连市文联主任、文化局长,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副主席,辽宁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副主席。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1997年去世。
个人历程
方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冬到华北敌后晋察冀边区打游击,同时担任宣传工作并开始写作。曾与田间等人发起街头诗运动,负责编辑《诗建设》杂志。当时创作的诗歌《诗唱二小放牛郎》曾到处传唱。
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39年毕业于陕北公立学校。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文艺队长,昌宛、房县抗联宣传部长,辽宁省新民县宣传部长,港铁工会党总支书记,大连市文联主任、文化局长,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副主席,辽宁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副主席。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
署见1943年桂林《诗创作》、1944年12月《解放日报》。李满、林之曲(均见抗日胜利后《旅大日报》、《旅大文艺》、《东北日报》、《东北文艺》等)。
1944年回延安。胜利后到东北。历任新民县委宣传部长兼民运部长,旅大市文教局长、文化局长兼文联主席。
1945年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柴堡》,反映抗日敌后根据地人民的艰苦斗争生活。
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6年到中国作协沈阳分会从事创作,后任分会主席。是抗战岁月的诗歌救亡运动中涌现的优秀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大连市文化局局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战斗的乡村》等诗集。
1978年后继续写了不少诗作,1985年出版有诗集《大海的心》。1997年去世。
曾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文学队队长、主编《新建设》。与田间、邵子南等开展街头诗运动,写了《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抗战岁月的诗歌救亡运动中涌现的优秀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大连市文化局局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到陕北公学学习。抗战胜利后,去东北旅大城市等地负责文艺工作。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诗,后结集为《战斗的乡村》和《飞》两书出版。
后到晋察冀解放区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西北战地服务团以及京西游击区工作,并与田间等开展街头诗运动,编辑油印诗刊《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