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应文化部教育司邀请,武秀之及弟子们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举行《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三合一”声乐汇报音乐会》,文化、音乐界领导、专家权威汇聚一堂。武秀之的每个学生,都能将三种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用同一种发声法唱出,与会人士无不动容,反响热烈。音乐文化学者田青先生说:“假如一个人可以这样唱,你可以称他是天才。但有意识地按这种模式去培养,而且种一棵活一棵,就不得不让你佩服这位武秀之:亏她能做到,亏她能坚持下来。”
从武秀之的教学成果来说,她的成果是优异的。武先生培养的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有:小香玉(豫剧艺术家),孙伟国(著名歌剧演员,空政文工团副团长),陈贞(歌剧《木兰诗篇》主唱);陈淑敏(戏曲、音乐剧双“梅花奖”得主),盛红林、黄春华(戏曲名家);付虹莉,胡志华,尹晓莉(三人是最新版《中国蝴蝶》主角)……
中国声乐教育的格局即江湖,现在依然是那个江湖,对这个江湖的评价话语权也来自这个江湖。对此,武秀之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别人替她惋惜,她自己不觉得。她说自己就是那种对生活少了很多根弦的人,自己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只是旁观者,看到她有如此大的能量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不禁感到可惜,为整个声乐教育感到可惜。“我这个民族声乐唱法,始终没有红火起来……”武先生常常对人率真地说。
告别武秀之先生,走出西亚斯学院,张文立先生仰望中州苍穹,万里无云,他对我,也是对自己说:“武秀之这样的人,要抓紧!这不是什么国宝级的人物,这是世界之宝,是世界声乐教育的奇迹,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她,跟她学。”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