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扬州传统民歌的旧题材
1、控诉黑暗的生活
对现实生活感叹的题材,最有名的是《道情十首》,这是清代扬州杰出诗人、书画家郑板桥依照曲牌《耍孩儿》填词的,内容描写了清代渔、樵、僧、道、头佗、乞儿、盲人、歌女等生活状态,从各个层面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各式人物对待生活的心态。而在旧社会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扬州人来说,扬州经济的繁荣并没有改变他们悲苦的命运,很多民歌便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十年九荒》“道光,道光,十年九荒;有水种麦,没水栽秧”。这一类题材的传统民歌还有《十二月长工》、《瓦窑乡,黄泥岗》、《穷富过年》、《哭青菜》等。
2、描写娼女的生活
旧时代的扬州,街头、画舫、酒楼以及妓院都有小唱盛行,所以,爱情与相思的题材特别多,这里也不乏描写妓女生活的题材,这一类小调大多数是以第一人称演唱,自怨自叹或控诉悲惨的命运,也有表达追求纯洁爱情愿望的。如:《俏人儿你去后》、《思郎心也碎》、《扬州小调叹十声》、《妓女叹五更》、《妓女告状》等。
3、记载历史的传说
扬州是一座历史名城,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民歌作为一种口头文化,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与传说,人民心中的历史对英雄是热烈赞颂的,而对暴君则是切齿痛恨的。这一类的题材有:《十绣古人》、《卖油郎》、《小小舟船浪里飘》、《隋炀皇帝下扬州》、《烧杯清茶敬遵王》、《宣统江山坐不成》、《古代女子懒梳妆》、《唱史》等。
(三)扬州新民歌的新题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扬州民歌注入了新的血液,拓展了扬州民歌的思想生活内容,使之贴近现实,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抒发扬州人民新的思想感情,这是扬州民歌题材的历史性进步。
1、拥护革命
这一类题材带有较浓厚的时代印记,印证了扬州人民在那个时期的革命豪情,如:《月儿渐渐高》、《吃菜要吃白菜心》、《写封信儿寄给孩子他爹》、《黄桥烧饼歌》、《武装保家乡》、《鱼靠水鸟靠林》、《送夫参军》、《锣鼓打得响仓仓》、《军民一条心》、《大白菜青又青》、《我劝哥哥去当兵》等。
2、赞美新生活
新民歌反映现实非常迅速,又十分全面,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变化都可以在民歌中见到:《日子越过越兴旺》、《奶奶家的猪大似牛》、《幸福不忘共产党》、《步步高》、《分田到户就是好》、《走也笑坐也笑》等。不管是传统民歌还是新民歌,它们的题材都涵盖了扬州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脉相承,但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二、扬州传统民歌与扬州新民歌的音乐形态比较
综观扬州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音乐形态,由于传统民歌大多数是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而新民歌大多数虽然带有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和改编印迹,但绝大多数是从传统民歌中吸取音乐元素或在原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所以,在音乐形态上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钢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简称piano,是一种键盘乐器,用键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