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钢琴 > 名家名曲 > a小调钢琴三重奏

a小调钢琴三重奏

分享到 |
日期:2011-9-29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柴可夫斯基将他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献给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尼可莱.鲁宾斯坦。这 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室内乐作品,在这张CD里收录的是最新录音的完整版本。另外一部份是阿里亚别夫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他出生于1787年的托布斯 克,他的这部于1787年发表于莫斯科的三重奏被誉为是浪漫乐派前期俄国最美的作品之一,这也是世界首次录音。在这两部作品里面,爱乐者最能感受到存在于 俄国音乐里面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无期的漂泊和怀旧。   柴可夫斯基其实很讨厌钢琴三重奏这样的编制,他认为这三样乐器各有特色且皆能独当一面而为独奏乐器,凑在一起只会降低各乐器的发挥,无法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必须用十分人工化的手法才可将之勉强凑合。   我们实在难以想像为何这位音乐大师有如此的想法,因为自海顿以降,无数的作曲家曾为钢琴三重奏写曲,其中也不乏优秀杰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柴可夫斯基后来也谱写出了这首旷世杰作。   当时(1880)是因为柴可夫斯基一位非常重要的赞助人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要求他写钢琴三重奏的乐曲,因此他才在回信中作了以上的表示。   然而一年后或许他为此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同时另有一重

  柴可夫斯基将他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献给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尼可莱.鲁宾斯坦。这 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室内乐作品,在这张CD里收录的是最新录音的完整版本。另外一部份是阿里亚别夫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他出生于1787年的托布斯 克,他的这部于1787年发表于莫斯科的三重奏被誉为是浪漫乐派前期俄国最美的作品之一,这也是世界首次录音。在这两部作品里面,爱乐者最能感受到存在于 俄国音乐里面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无期的漂泊和怀旧。

  柴可夫斯基其实很讨厌钢琴三重奏这样的编制,他认为这三样乐器各有特色且皆能独当一面而为独奏乐器,凑在一起只会降低各乐器的发挥,无法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必须用十分人工化的手法才可将之勉强凑合。

  我们实在难以想像为何这位音乐大师有如此的想法,因为自海顿以降,无数的作曲家曾为钢琴三重奏写曲,其中也不乏优秀杰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柴可夫斯基后来也谱写出了这首旷世杰作。

  当时(1880)是因为柴可夫斯基一位非常重要的赞助人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要求他写钢琴三重奏的乐曲,因此他才在回信中作了以上的表示。

  然而一年后或许他为此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同时另有一重要因素,那就是他非常崇敬,且与他亦师亦友的尼可来.鲁宾斯坦 (Nicolay Rubinstein)在那年(1881)裏过世,这才促使柴可夫斯基著手谱写这首A小调钢琴三重奏曲,并且在手稿上写下 “a la Memoire d’un grand artiste”(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回忆)。

  此曲虽仅由二个乐章所构成,但是演奏的时间却需要45分钟左右!柴可夫斯基在听完首演之后,自己也觉得部分地方可能会令人感到冗长,因而之后甚至在谱上建议省略演奏亦可。

  第一乐章

  柴可夫斯基特别标明「悲歌的乐章」(Pezzo elegiaco),开始为极中板(Moderato assai),在钢琴流动的伴奏声中,由大提琴首先奏出代表全曲精神—哀伤且富有表情的第一主题,之后再分别由小提琴与钢琴依序奏出。

  当乐曲气氛随速度逐渐加快而愈来愈激昂,接著便由钢琴奏出辉煌的第二主题,速度也转为适度的快板(Allegro giusto)。

  此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发展部与前后的呈示部及再现部相比,所占的比例不大,内容却十分充实。整个乐章的气势宛如管弦乐曲一般,充分展现出柴可夫斯基的功力。乐章最后是在逐渐逝去的乐声中结束。

  第二乐章

  此乐章在乐谱上又标明分为二段,分别为A.「主题与变奏」(Tema con Variazioni)及B.「变奏终曲与尾奏」(Variazione Finale e Coda)。

  在A.段的主题与变奏裏,包含一开始的主题以及十一段变奏,加上B.段的变奏终曲与尾奏,一般也习惯以主题加十二段变奏来形容这个乐章。

  主题:是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仅由钢琴弹奏出。据说这段简单朴素而优雅的旋律,是柴可夫斯基於1873年与尼可来.鲁宾斯坦及数位莫斯科音乐院的教授们一同到郊外,听到当地农民演奏民谣所得到的灵感而写成。

  第一变奏:可说是主题的重复,只不过由小提琴奏出主旋律,钢琴及大提琴为之伴奏。

  第二变奏:则由大提琴主奏,但节奏从原本的4/4拍转为3/4拍,并且将速度加快(Piu mosso)。

  接下来的第三、四、五段变奏:皆为4/4拍,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但在调性、节奏形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到了第六变奏:则转为圆舞曲形态(Tempo di Valse),这是其中稍长的一段。

  第七变奏:为3/2拍,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旋律构筑在钢琴连续不断的合弦上,弦乐器仅简单为之装饰、伴奏。

  第八变奏:是一段复格(Fuga),接续前面中庸的快板。此变奏整段就是被注明可省略的其中之一。

  经过前面二段较为激烈的音乐,接下来第九变奏:就有很大的转变,而为不过份如泣如诉的行板(Andante flebile, ma non tanto),弦乐器并装上弱音器(con sordino)演奏,增添几分朦胧的感觉。

  第十变奏:是马厝卡舞曲风格的音乐(Tempo di Mazurka),先是钢琴所奏出一大段华丽的独奏,其间并包含三段装饰奏(Cadenza),最后才加入二样弦乐器一起演奏。

  第十一变奏:中板(Moderato),这也是进入B.部分前的最后一个变奏,因此感觉又拉回到开头,在钢琴三连音的伴奏下,由小提琴婉约地奏出主题,最后则安静地结束整个A.部分。

  至於B.部分一开始就是十分光辉灿烂的音乐,这个乐章之所以要分为二部分,因为最后的变奏终曲根本可说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并以奏鸣曲形式写成。然而柴可夫斯基在听过初演后,便觉得似乎太长,因而建议删掉10 - 145小节,即去掉呈示部及发展部。

  尾奏部分则回到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上,但在气势上却是波涛汹涌,彷佛要将抑郁的情绪一股脑地全部宣泄出来,直到精疲力尽为止。乐曲的最后就是在钢琴如送葬进行曲的节奏中渐渐消失。

相关内容

  • 《木兰诗篇》—歌剧的“中国式”胜利2014-9-24
  • 罗西尼的歌剧处女作2014-9-24
  • 《崔炳元音乐作品选》CD专辑品评2014-9-24
  • 《乘梦飞翔》赋予梦想力量 2014-9-22
  • 歌剧《居里夫人》:光与影 黑暗与闪光2014-9-5
  • 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2014-9-2

更多>>推荐课程

约翰汤普森简易(小)钢

主  讲:徐伟力

立即试听

约翰汤普森简易(小)钢

主  讲:徐伟力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钢琴演奏家盛原:一个敢于自我挑战的人
  • 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夏季考级工作结束
  • 第四届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通知
  • KAWAI亚洲钢琴大赛北京选拔赛
  • 段碧妍钢琴硕士毕业音乐会在中央院举行
  • 杨丽娜硕士毕业音乐会在中央院举行

热门标签

《名师指颠覆传统学琴不会邵阳今年中国音乐中国音协中音在线要评郎朗

教材教辅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85页

isbn:7-103-02184-8

购买价:22元

  • 新之琴--陈一新流行钢琴作品精
  • 菊花台混声合唱(五线谱与简谱

乐器

纳格拉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