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陶醉的布赫宾德(刘志坚/摄)
布赫宾德生于1946年,捷克钢琴家,幼年随父母移居维也纳。布赫宾德自幼才华横溢,五岁时被维也纳音乐学院取录,成为该校有史以来年纪最小入读的学生。布赫宾德的保留曲目选材广泛,从古典的巴赫、海顿到现代作品。其代表作之一,就是被誉为钢琴录音典范的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全集。他更因此全集而被冠以“当今最重要、最具洞悉力的贝多芬作品演绎大师之一”的美誉。 在七天里演奏全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这是贝多芬的阐释专家布赫宾德这阵子正在忙的事情。你可以说他很古典,因为他追求最原汁原味的贝多芬,不认可此后人们喜欢在贝多芬乐谱上做出的更改和添加;你也可以说他很现代,他接受在橙色大厅这样的地点连续演出,并不介意人们弄出的噪音,他认为只要听众肯听下去,总是件好事。对了,他还说自己被低估已经是以前的事情了。
“即便观众打瞌睡我也不介意”
新京报:你在最近的七个晚上会演奏贝多芬全套32首钢琴奏鸣曲,在亚洲还是第一次。是什么原因让你愿意接受这个邀约的?
布赫宾德:对,这是我第一次在亚洲进行全套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出,首先我很喜欢中国的听众,另外我觉得让中国听众听到这些音乐很重要,贝多芬奏鸣曲中有许多优美曲目,完整听下来会是一次绝妙的体验,这也能帮助你更好地领略贝多芬的魅力。
新京报:这次的演出场地很特殊,和国家大剧院或其他的音乐厅都很不同。
布赫宾德:这不是真正的演奏厅,而是一种实验,我认为这种实验非常好。因为来这里的有很多年轻人。同时还有大屏幕在外面的公共空间,让我同时能为在大厅外面的观众演奏,我认为这是一种让年轻人接触古典音乐的方式,这个很重要。我们都应该努力地去推动这个工作,让年轻人走进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
新京报:也许一些年轻人从来没有听过古典音乐。
布赫宾德:对,很多人说如果他们只是购物的时候经过,或者他们进来以后打瞌睡,弄出噪音等等怎么办?但我不介意,如果你留下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当时你做对了。
“李斯特版本是我最喜欢的乐谱”
新京报:据说你收集了38个版本的贝多芬乐谱,但是你使用的是李斯特的版本,因为那是最忠于贝多芬的?
布赫宾德:这是我最喜欢的贝多芬乐谱,李斯特完全忠实于贝多芬的曲子,他不自己添加一些东西,所有新版本在指法上都会有些问题。李斯特不是一个糟糕的钢琴家,但他自己写的却很少。
新京报:你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是完美无缺的,没人需要改变其中的一些细节?
布赫宾德:人们总是说贝多芬丢了这个丢了那个,但他从没丢掉任何东西。真的,没人能比他更聪明。
新京报:你会完全遵照贝多芬的原意演奏吗?
布赫宾德:我看过很多和贝多芬有关的历史书信,人们总说他演奏得强和脏,但今天的音响和维也纳的音响也不一样了,所以在演奏上会有些不同,有些地方完全不需要踏板了。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