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资料图)
今年4月初,一则来自西西里岛东岸的消息让中国乐坛为之瞩目:意大利贝利尼歌剧院正式聘请中国钢琴家、指挥家许忠担任剧院的艺术总监、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三个职务。这是贝利尼歌剧院历史上聘请担任这三个职务的第一位亚洲音乐家。
贝利尼歌剧院坐落于意大利卡塔尼亚市,是一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歌剧院。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许忠仍然是一个成名已久的钢琴家,转型做指挥也是“听闻”大过“体验”。一位北京的音乐爱好者说,许忠最近两年曾两度出现在北京的舞台上,一次是作为钢琴独奏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另一次则是在舞台上身兼钢琴与指挥的双重身份。从这两次演出来看,钢琴家仍然是人们对许忠的固有印象,他突然成为一所歌剧院的总监,这样的消息无疑极具冲击力,他是如何做到的?
与许忠约访的过程很纠结,原本我们计划将这次采访的地点放在北京,但许忠临时更改了行程,于是在9月初的一个下午,我们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实现了这次采访。许忠的忙碌从日程的安排中便可以感受到,采访结束之后,许忠立刻投入到了与东方交响乐团的排练中,因为那一周的周末是东方交响乐团新音乐季的开幕演出,之后的九月中旬许忠又将前往他新任职的意大利贝利尼歌剧院为新演出季做准备。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许忠还是那个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但他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位忙碌的指挥家和管理者。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不但干起了指挥的工作,并且在歌剧故乡意大利的歌剧院担任总监和指挥,如果再考虑到他创建并一直经营管理的东方交响乐团(之前叫东方小交响乐团),一定会有人对许忠的身份感到迷茫,他还是当年的那个许忠么?但这一切对许忠来说都不意外,更不突然,因为从钢琴家到指挥家,从音乐家到管理者的整个历程,许忠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指挥家的影子
许忠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医生世家,从小便开始学习钢琴演奏,同现在的许多琴童一样,许忠说自己一开始学习钢琴也是出于父母的意愿。但许忠很快便显现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在11岁那年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并且是以成绩排名第一的身份进入的。两年之后升入了音乐学院附中继续学习钢琴演奏,在16岁那年他前往法国,进入了世界上最优秀音乐学院之一的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法国钢琴大师多米尼克·墨赫莱。
16岁对许忠而言是个人生的分水岭,在16岁之前,许忠一直是他所在的环境中最优秀的人才,备受瞩目,众星捧月,但在进入了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之后,许忠还是许忠,但却并不显得那么一枝独秀了。用许忠自己的话说,那是因为全世界各地的“许忠们”都聚集到了这所顶尖学府。但音乐学院深厚的传统和音乐氛围同时也深深地感染了许忠,让许忠窥见了音乐的真谛,也正是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为许忠日后转型指挥奠定了基础。许忠说,这所音乐学院特别重视和声分析等音乐基础的训练,这些都是指挥的基本功,更加重要的是,对于钢琴视奏的重视是这里的传统,在视奏课上学生们甚至会视奏许多谱面十分繁复的当代音乐作品。许忠在视奏方面的能力也是十分突出的,在当时的学校里,没有其他同学能够在这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传统强势学科中比得过许忠。这也是许忠在指挥领域展现出的天赋之一,不过这是当时的许忠自己并未意识到的。
对于钢琴家而言,成名的路线无外乎两条,一是大量地参加有分量的国际赛事,一旦在某一项最顶尖的赛事中脱颖而出就可以一炮而红,在我国,这方面的典例非获得了2000年肖邦钢琴比赛的李云迪莫属。另外一条道路则是通过名家的推荐,通过大量的演奏会逐步提升自己的名气,不参加钢琴比赛的郎朗无疑是这条道路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