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教学空间 > 咸丰南剧(三)

咸丰南剧(三)

分享到 |
日期:2012-11-26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南剧,又称南戏,是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种地方剧之首。它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南剧”一名,一般认为是取“施南”之南。南剧又叫“施南调”,是形成和流行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唯一能在庙台演出的一大地方剧种。由于该剧种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连本戏,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   南剧名称起自何时,至今无确切考证。但其多声腔和在庙台演出“人大戏”的特点,早在康熙年间容美土司戏曲活动中就已出现,可见南剧在当时已具雏型。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同鄂西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深为土家和其他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大剧种。   南剧剧目多是传奇戏和历史故事戏,传统剧目有近千个。南剧连本戏有《封神》、《吴越春秋》、《楚汉相争》、《三国》、《隋唐》等二十多部,整本戏共有南北及上路声腔剧目30多个。   南剧剧本唱词常杂有鄂西方言土语, 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特别是一些生活小戏,唱词与道白更具特色,鲜明生动,充满泥土气息。   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对南戏的发

  保护现状

  尽管咸丰县为保护和发展南剧作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南剧发展的问题:首先,由于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南剧的关注度、需要度都明显减少,南剧的存在空间正日益缩小。其次,南剧的振兴后继乏人,面临着人才空前缺乏的危机;其三,南剧的保护和抢救缺乏资金保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舞美道具、音乐制作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南剧作为恩施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新的时代绽放出艳丽和芬芳?咸丰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曹再新对南剧有着很深的感情,曾多次撰文呼吁加强对南剧的保护。他说:“南剧的传承,关键在机制。”他认为,建立南剧的传承机制,应从工作机制、投入机制、宣传机制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这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值得欣慰的是,咸丰县近年来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南剧的保护与抢救。2003年,咸丰县将县南剧团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5年10月,咸丰县成立了振兴南剧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任领导小组组长;2005年9月,咸丰县南剧团与县成人中专联合开办了培养南剧人才的南剧艺术中专班,从全县中小学择优选拔了48名学员进行系统的南剧培训;2006年4月,咸丰县政府拨专款对南剧进行了注册登记,使南剧保护进入法制程序;2006年7月,咸丰县政府决定将全新演绎土家族大型民间故事剧《女儿寨》,将其打造成我州又一民族文化精品。

  《八义图》——戏坛泰斗誉为“峡谷之音”

  咸丰南剧的产生,可上溯到元代封建王朝对鄂西土家族实行土司制度的时代。清嘉庆年间,咸丰地主阶层开始兴办南戏科班,职业和“玩友”班社兴起。道光末年,咸丰县蒲草堂 今龙洞湾 富豪邓小池创建南戏“天元班”。之后,邓小池的弟弟邓小碧又创办了“连升班”。到民国初期,南戏已遍及咸丰城乡。

  咸丰南剧的真正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聂介轩、唐会云、杨兴楚等一批南戏老艺人自筹经费,自制道具,再度组建南剧戏班。戏班成员白天劳动,晚上演出。时任县长肖继何将其命名为“劳动剧团”,对南戏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盲艺人聂介轩对咸丰南剧的发展贡献巨大。他谙熟南剧的南、北、上路唱腔,解放前,他苦心创办、经营业余戏班。解放后,他又为创办“劳动剧团”立下汗马功劳。特别从1957年起,他在塾师冯今僧的协助下,经过3年时间,共回忆整理传统剧目300多个,占鄂西南剧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个剧目得以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陆续刊登。他所整理的连台本戏《四下河南》,填补了其他剧目的空缺,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1956年2月,咸丰县南剧团的表演艺术家夏福千与另一名南剧演员受命赴省城参加戏剧汇演。他们演出的经典南剧《八义图》赢得满堂喝彩,并得到当时在场观戏的全国戏剧协会主席田汉,全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可两位戏坛泰斗的高度评价。田汉认为,南剧“文戏武唱”,“异于其他剧种”,与京、汉、粤、评剧都不同。马可的评价是:“南剧唱腔高亢强烈,有如深山峡谷之音。”

  结果,原本只参演不参评的南剧《八义图》被专家们特许参与评奖,夏福千还获得了表演一等奖证书。当年,咸丰“劳动剧团”拿到了由省文化厅签发的以南剧署名的专业剧团营业执照,咸丰职业南剧团正式成立。

  咸丰艺人对南剧的挖掘整理和激情演绎,终于使南剧这一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上世纪50年代,咸丰县南剧团排演了100余部传统南剧,演遍了川黔湘鄂边区30多个县,其中,《秦湘莲》、《二度梅》、《王宝钏》、《御河桥》、《凤仪亭》等深受各地群众欢迎。其间,南剧团还招募了两批学员,发扬光大南剧艺术。

  《张二嫂做中》——传统南剧走向现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咸丰南剧团数易其名,先后改为“文工团”、“工农兵剧团”、“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等。上世纪80年代初,在经历了是唱京剧还是唱南剧的“京南之争”后,咸丰县南剧团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咸丰南剧并未躺在传统的窠臼上细嚼慢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咸丰南剧团就开始移植其他剧种,如新编历史昆剧《十五贯》、新编历史京剧《将相和》等。特别是通过移植《小二黑结婚》、《江姐》、《三里湾》、《刘三姐》等一批现代戏,令人耳目一新。“文革”期间,许多“样板戏”的段子仍被酷爱南剧的人们改编成南剧。

  从发掘传统剧目到改编移植剧目,最终发展到排演自己的创作剧目,咸丰南剧实现了其艺术上质的飞跃。1980年,由咸丰县本土剧作者编剧的《彩礼还家》、《伤脑筋的人》、《捉新郎》三个南剧在恩施地区汇演时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标志着咸丰南剧创作时代的正式来临。

  剧作家颜惠和国家二级导演于继明,为南剧创作付出了心血。咸丰南剧的第一个创作剧本《窑场风波》就是颜惠所写。改革开放的20年间,颜惠创作了18部南剧,其中16部在州级以上获奖,其中《土司夫人》获文化部全国少数民族剧本创作团结奖,《唐科长祝寿》、《土司夫人》、《会喝酒的女人》和《女儿寨》等剧目令人回味无穷。

  于继明是武汉市戏曲学校第一届专科毕业生,1974年调到咸丰。在随后的22年间,于继明共导演了100多台南剧,其中有10余部获得了各级奖项,包括《唐科长祝寿》、《张二嫂做中》、《土司夫人》。他还与省戏校联系,并带队伴读,培养了20多名南剧后起之秀。

  1983年,南剧《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参加全州创作剧目汇演,分别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接着赴省演出,又分获演出和创作一、二等奖。次年,《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这两部南剧被拍成电视录像片,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剧种录像调演,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铜奖及剧种录像演出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