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三师1966年组建后,文学艺术工作由师政治部领导,师宣教科具体负责。1975年农三师建制撤销后,文学艺术工作划归喀什地区文化局领导。1982年农三师建制恢复,至1985年,文学艺术工作由师政治部领导,师宣传处具体负责。1985年农三师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农三师第一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领导全师的文学艺术工作。至2005年,共召开3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下属7个协会:即文学工作者协会、新闻广播电视工作者协会、摄影工作者协会、书法美术工作者协会、戏剧工作者协会、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到2005年拥有兵团协会会员24人。
一、第一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85年9月24日~25日,农三师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来自全师各团场、企事业单位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共52人出席大会。师副政委王惠民代表师党委祝贺。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文联章程,选举产生了农三师第一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各协会的领导机构。政治部副主任钱文理作了题为《组织队伍、繁荣创作、振兴文学事业》的工作报告。政治部主任李俊普致闭幕词。在一届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主席团成员,设主席1人,副主席3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7人,委员12人。1987年增补陈平为主席。
主 席:钱文理 陈 平
副主席:张恒健 陈 平 吐尔逊.帕拉提(维吾尔族)
秘书长:钟力平
常务理事:钱文理 张恒健 吐尔逊•帕拉提(维吾尔族) 钟力平 房哲生 陈 平 吴国岭
二、第二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98年5月27日~28日,农三师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89名,特邀代表14名。政委曹汉代表师党委祝贺。大会修改和通过了文联章程,大会经无记名差额选举方式,选出第二届文联领导人。杨一顺代表第一届文联作了题为《团结务实、继往开来、为繁荣我师文学艺术事业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传达了兵团文联三届五次会议精神。表彰了1985年至1998年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副政委李全秀作了大会总结。在二届全委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文联主席团,设名誉主席1人,主席1人,副主席4人,秘书长1人。会议期间农三师文联下属6个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
名誉主席:李全秀
主席:杨一顺
副主席:应书栋 依力哈木江(维吾尔族) 毛国胜 肖良诚
秘书长:付宣辉
三、第三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04年12月24~25日,农三师在图木舒克市召开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师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联委员、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共150人参加了会议。兵团文联主席赵彦良参加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兵团各师文联发来了贺电,农八师文联、喀什地区文联的特邀代表到会祝贺。师市党委书记、政委、市人大主任吴金栋、师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市长刘德峰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师市党委常委任茂林、祖农.牙生、付爱琴、王建新出席会议。
会议由付爱琴、王建新分别主持,祖农.牙生致开幕词,付爱琴致闭幕词。师市党委宣传部部长、师市文联主席安战国受农三师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了题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师市文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师市第三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其领导。安战国当选为文联主席。谢家贵、刘芦群、依明江.拉斯木(维吾尔族)担任副主席,付宣辉任秘书长。文联下属7个协会进行换届选举。大会一致通过由付爱琴担任师市文联名誉主席。第三届文联有文联委员45人,至2005年农三师文联有国家级会员1人,兵团级会员26人。
名誉主席:付爱琴
主席:安战国
副主席:谢家贵(苗族) 依明江•斯拉木(维吾尔族) 刘芦群
秘书长: 付宣辉
四、下属协会及基层文联
1、文学工作者协会
主席:刘腊香 副主席:吐逊江 秘书长 崔俊仁
2、广播电视工作者协会
主席: 肖良诚 副主席:刘芦群、周建生 秘书长: 宋海刚
3、书法美术工作者协会
主席:杨文 副主席:朱代文 秘书长:朱代文(兼)
4、摄影工作者协会
主席:郑友君 副主席:戴宏疆 郭宏 秘书长:郭宏(兼)
5、音乐戏剧工作者协会
主席:刘皖新 副主席:铁瓦库、孙际 秘书长:何胜利
6、舞蹈工作者协会
主席:苟玉莉 副主席:古丽乃再尔(维吾尔族) 秘书长:王 玉
7、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
主席: 曹文斌 副主席:颜学春 依明江(维吾尔族) 秘书长: 桑杰
农三师有六个基层文联组织,即师公安局文联、 四十二团文联、四十五团团文联、四十八团文联、四十九团文联、五十一团文联。
五、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1998年,师市文联和文学工作者协会举办了 “金秋笔会”,20多位文学工作者参加了笔会活动。之后,在兵团文联《绿洲》杂志编辑部的具体指导下,举办了文学创作培训班,培训班结业后学员在《绿洲》杂志以“绿色的风”的专栏,刊发了8篇小说、散文和诗歌。200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农三师的文学作品集《绿色的风》,收录文学作品100余篇。同年,师文联与叶尔羌报联合举办了“叶河征文"文学大赛活动。2000年~2005年,师市作家、文学工作者先后在《兵团日报》、《新疆日报》、《西部》、《九龙》、《飞天》、《西湖》、《南高原》、《石油文学》、《沧桑》、《东莞乡情》、《报告文学》、《绿洲》等报刊杂志发表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出版的文学集子有20余部。
小说方面有《天堂纪事》,为谢家贵创作的小说散文合集,2000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2005年,出版了小说集《家贵小说集》。
诗歌方面,编辑出版诗歌集《叶尔羌礼赞》,由师市党委常委、副政委付爱琴任主编,郑掷任副主编,2005年10月新疆电子出版社出版。
散文方面,2000年5月,谢家贵创作的散文集《风流绿洲》,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2001年4月,原农三师文联主席、宣传部副部长陈平创作的散文集《走过喀什》,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谢家贵创作的散文集《图木舒克史话》,由新疆电子出版社出版;农三师文联编辑出版散文集《叶尔羌情思》,由新疆电子出版社出版。
报告文学方面,2005年10月,编辑出版报告文学集《叶尔羌丰碑》,由新疆电子出版社出版。
民间文艺类方面,1992年,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文学集成新疆卷兵团农三师分卷》维吾尔文版,总编苏永成,副总编阿布拉江。1993年11月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文学集成农三师分卷》汉文版,主编陈平。
音乐、戏剧、舞蹈创作取得了好的成绩。农三师文艺工作者主创的大型舞蹈《银棉情》、《绿叶对根的情意》,小话剧《移案前夜》、《谁的末日》, 歌曲《这个地方》,舞蹈音乐《火红的旗帜》分别获得兵团第五届职工文艺汇演创作奖和节目奖。2001年,何远平的声乐作品《这个地方》获兵团第五届职工文艺汇演优秀创作奖。2006年,刘皖新创作的《八荣八耻歌》,在《兵团日报》星期刊上发表。
摄影、美术、书法艺术创作不断发展。师文联举办了美术创作学习班,邀请自治区有影响的画家前来授课,30多名骨干接受到培训。同时文联先后两次推荐摄影人才参加兵团摄影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创作水平。师市文联每年坚持举办1-2次摄影、美术、书法艺术作品展览活动。仅2003年,征集美术、书法、 摄影作品332件。其中郑掷拍摄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获2001年度中国摄影家协会季赛三等奖,并收入《中国摄影家作品精华》。《塔吉克的见面礼》获2000年中国“塔斯尔杯”农垦人摄影大赛优秀奖。“小巷”、“新娘”、“上海阿拉”,参加兵团“艰难与辉煌、巾帼风采”影展获纪念奖。
广播电视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至2005年,师市举办广播电视学习班3期,培训120人次,4 0多人参加了“空中课堂”的学习。先后完成了《铺在大地的丰碑》、《感动昆仑》等3 0余部电视专题片,《走进三师》等部分专题片在兵团电视台进行展播。张斗拍摄的专题片《山那边有所袖珍小学》、《土专家周光银》、《小山村里的广播员》、《托起明天的太阳》获得兵团电视台电视片展播二等奖。《屯垦戍边铸丰碑》在新疆电视台播出。
六、文化交流
师市文联成立后接待了中国文联访问团、中国作协访问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文联、江苏文联、浙江文联、广东文联等多批作家、摄影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访问交流团队和个人。1995年6月接待了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程树榛、副主编崔道怡来农三师考察采风。当年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农三师采风。1996年接待了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当代》杂志副主编胡德培、云南《文学界》副主编汤世杰来农三师考察采风。当年9月《江南摄影》报主编殷正观和江苏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沈遥、副秘书长文长生一行来农三师考察采风。同年11月,著名作家陆天明在兵团文联主席宋志国的陪同下来农三师考察采风,著名作曲家田歌在安静的陪同下到农三师考察采风。著名学者余秋雨来农三师考察、采风。1997年中国作家协会赴疆访问团一行15人在团长、辽宁作协主席王充闾、书记处书记高洪波的率领下来农三师考察采风。1998年甘肃文联《飞天》杂志社主编李云鹏来农三师考察采风,中国文联赴兵团采风团一行21人来农三师采风。同年8月,澳籍华人著名画家姚迪雄夫妇来农三师走访采风。江苏文联考察采风团一行10人来农三师采风创作。1999年江苏作家一行21人在作协主席赵本夫的率领下来农三师考察采风。同年10月 港澳摄影家采风团一行11人在钟耀荣、甘光明的率领下来农三师采访。
2000年8月,“上海文艺家西部采风团”一行33人在上海市文联主席、著名电影导演吴貽弓和书记周渝生的率领下来农三师考察采访。2004年10月,广东文联采风团在广东作家协会主席谢望新的率领下来农三师考察采访。同年,江苏文联采风团来农三师采风。这期间师市文联还接待了《飞天》杂志、《当代》杂志、《作品》杂志等文艺刊物的编辑来访,并进行了文化交流。
农三师文联成立后,除完成接待任务外,还组团到区内外交流。1985年8月,师文联推荐作品参加新疆、福建、吉林、湖北、上海农垦系统六大垦区摄影作品巡回展。1986年,师文联音乐舞蹈戏剧工作者协会精心组织了一台节目赴陕、甘、宁、青等省区巡回演出,获得成功。返回喀什后,带回的霹雳舞、柔姿舞等首次在喀什登台亮相,引起轰动。1987年,师文联音乐舞蹈戏剧工作者协会成立“慕士塔格轻音乐团”赴河南、安徽、江西、河北演出,历时64天,演出场次52场,观众人数达10万人。2005年农三师文联音乐戏剧工作者协会和舞蹈工作者协会组成一支民族分队,赴河南演出,历时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