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1912年生于罗马尼亚罗曼市。其父为一地方行政长官。个性十分强悍的切利10多岁因为和父亲意见不和,就只身一人离开了家乡出外闯世界。在巴黎和黑人一起玩过一阵爵士乐后,切利来到了柏林,第二次大战期间他为躲避兵役,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院学习指挥,并同时在柏林大学修习哲学、数学等课程。在这段期间,他曾撰述关于普雷地方约斯昆音乐的论文,并曾与柏林广播乐团合作在指挥竞赛中获奖。
二战结束之后,柏林百废待兴,而柏林爱乐乐团的主人富特文格勒却因为“政治原因”被迫接受盟军审查。
一阵机缘巧合,使得政治清白而又在指挥台上崭露头角的切利进入了乐团经理的视野。1945年,临时接替富特文格勒出任柏林爱乐总管的列奥·博查德(Leo Borchard)意外身亡,于是年仅32岁的切利意外成为了这个世界顶级名团的领军人物——而切利也不负重望,在职期间与众乐团成员齐心协力,不仅维持了乐团原有的演奏水准,还大大扩充了乐团的演奏曲目。1952年,富特文格勒解禁,切利让位。然而,由于性格上均争强好胜,富特文格勒对于切利一直心存芥蒂——两年之后,乐团在富特撒手人寰后选定当时声誉日隆的卡拉扬接任常任指挥,切利随即卸任并离开了柏林爱乐乐团。
此后切利开始在北欧地区继续自己的指挥生涯,1963 年他受聘担任了新组建的瑞典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同时还兼任了丹麦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70 年代中期,他又开始在法国和德国谋求事业上的发展,1975年到1976 年,他是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76 年到1977年,他又接过了德国南部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此后他便经常以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为中心,广泛地开展他的指挥活动。进入到八、九十年代以后,他又将他的指挥活动扩大到了世界的范围内,在这十几年里,他先后在中美洲的一些国家的交响乐团以及美国的许多交响乐团中担任客席指挥,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并且还赢得了“著名乐队训练家”的美誉。
1979年,已经成为指挥大师的切利终于找到了能够达致自己音乐理念与梦想的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大师在该乐团担任音乐总监直至去世,并留下了为数不少的珍贵录音与现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