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作曲家刘健用音乐诠释高尚

作曲家刘健用音乐诠释高尚
录入时间:2012/2/29 16:19: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2012年2月13日,我国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刘健,在武汉同济医院因病去逝,终年58岁。 27日,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深情追忆昔日挚友、同事的点点滴滴,动情处令人潸然泪下。

  刘健于2006年查出患有肝病,当时医生嘱咐他定期检查身体,但是刘健忙于创作和教学根本顾及不上。春节期间,刘健胃疼,他一直强忍不愿影响他人。直至正月初五,胃部大出血,才被送往医院。“没想到一进医院,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他的惊人毅力已超出身体极限。”

  作为国内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彭志敏评价,刘健是一个成熟有个性,且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作曲家。“他的一生,尽管不长,但毕生都在创作。”彭志敏说,刘健的创作不是无病呻吟式的闭门造车,而是洋溢着对音乐、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由衷热爱。“他是全国少见的能将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契合的优秀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构思严密,旋律优美,形式丰富,不会让人产生抽象、复杂的干涉印象;从作品的谱面上看,也没有繁复的、阅读困难的记录方式,而是干净清爽,一目了然。

  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与艺术是互不搭界的“两极文化”。彭志敏回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刘健在全国首创了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录音艺术(现名音乐音响导演)专业”。随后在刘健的帮助或是影响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设了这个专业。“刘健的去世,对该学科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武音也是巨大的损失。”

  音乐作品可以表达过去与未来,描写环境或是诉说心灵,最难表现的就是现代工业题材,但刘健做到了。去年底,刘健受邀创作二胡协奏曲《三峡叙事》,他是国内首个用音乐方式表现这一人类伟大工程的作曲家。“刘健明知身患重症,仍把自己关在工作室一个月,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刘健为人低调谦和,学识渊博,对学生亦疼爱有加。在武汉音乐学院,老师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刘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除了带本科生还带研究生,每周高达40课时。”正月初七,彭志敏赶往医院看望他时,病房里围满了陪护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家长一起来照看。“这种真挚的师生情谊,让人感佩。”(来源:湖北日报/记者龚雪 实习生段晨)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