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长歌 落地春雷”——评交响诗《孙中山》
录入时间:2012/2/8 16:11: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声声惊世诤言横空出世,一串串落地春雷轰天炸响;曾经多少腥风血雨人间屈辱,英雄豪杰生命铺就长歌悲壮;一时间千年帝制大厦坍塌,伟大的国家走向共和日出东方……”,踏着《序曲·世界潮流》澎湃激昂的交响节拍,LED屏幕展示新颖感性的画面,100多人合唱的《孙中山》组歌,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以下简称《孙中山》)奏响了壮美震撼的世纪旋律!
《孙中山》是在诗人丘树宏的同名组歌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以孙中山的思想精神、文化遗产、历史贡献以及深厚的民族情结为轴,融合现代多媒体和交响音诗形式,分为《翠亨村》、《敢为天下先》、《建国方略》、《三民主义》、《博爱》、《天下为公》、《中山路》、《中山魂》和《世界潮流》等9个篇章。9个章节的音乐分别采用古典、民俗、流行风格,展现了孙中山不同时期的思想。
应该向诗人丘树宏致敬。这位以使命感、大题材写作著称的诗人,怀着对孙中山先生无限崇敬与爱戴之情,借百年辛亥际遇,在多年来对孙中山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历半年时间,于2011年7月精心创作了《孙中山组歌——献给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透过组歌,我们看到,《孙中山》充分诠释了孙中山先生的壮志胸怀与高尚品质,将孙中山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一部用真心、动真情去创作的难得的文学精品。
《孙中山》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以及中山市、北京演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正如有的评论者所指出的,《孙中山》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可圈可点。从审美创造意义上看,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主创团队将作为交响音诗所能用的形式都派上了用场。比如第1章《翠亨村》,考虑到孙中山出生地的缘故,适当运用中山咸水歌元素,通过岭南音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为体现整体效果,在广东的两场演出动用了广东最优秀的音乐力量,由林大叶担任乐队指挥,由广东省著名歌唱家唐彪、崔峥嵘、吴哲铭等演唱,运用了独唱、领唱、混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等几乎所有演唱形式,乐队演奏也是由优秀的广州交响乐团来承担。
《孙中山》采用文学、音乐、舞台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伟人精神和思想,全方位地展示出伟人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实质。主创团队利用这3种艺术形式的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产生立体的效果。作品的歌词与音乐的结合水乳交融。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歌词。歌词修辞颇为讲究,思想含量重,充分展现了孙中山一生的奋斗与追求理想的艰辛历程。歌词还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世纪激情,且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每个章节之间情绪抑扬起伏,一气呵成,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为音乐再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孙中山》的面世,显然与中山市提出的“孙中山文化”密不可分。作为世纪伟人孙中山之故乡,中山市在2007年率先提出“孙中山文化”概念,并将“孙中山文化”工程放在中山文化名城建设八大文化工程的第一位,充分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
《孙中山》的成功,让广东省内业界重提本土创作复兴的问题。广东省委宣传部和中山市的创意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启用和调动广东本土词曲作家来创作,十分值得肯定与激赏。(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周思明)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