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乐理 > 资讯中心 > 教学空间 > 一部倾注生命的学术著作——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评价(一)

一部倾注生命的学术著作——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评价(一)

分享到 |
日期:2010-9-10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蔡仲德先生的音乐美学著作——《中国音乐美学史》(以下简称《史》著)洋洋六十余万言,记载、编纂、建构、评述了中国三千年的历代乐论文献史、音乐美学思想史。这是一部值得理论界关注的有关中国音乐美学史方面系统,详实的专著。   蔡先生在他的《史》著的后记中说:“这部书稿倾注着我的生命,我在其中思考着音乐、文化、宇宙、人生”、“……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人,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发展教育,改造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包括人文科学,美学艺术的现代化。”作者的这些言语真实地表达了一位中国学者治学的理想和期望,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倾心著书的本意。   199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还出版了蔡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上、下册,共五十三万言。这样蔡先生就以他的《史》著为主体,以《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为羽翼,构成了他的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建构和体系,这对建立、完善中国音乐美学史科学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笔者因教学、科研的需要,并以《史》著作为研究生课程的教材,故而比较认真地学习、研究了这部著作。现仅就《史》著的两个基本学术论题——《史》著的建构体系以及《史》著在评论中国音乐美

  蔡仲德先生的音乐美学著作——《中国音乐美学史》(以下简称《史》著)洋洋六十余万言,记载、编纂、建构、评述了中国三千年的历代乐论文献史、音乐美学思想史。这是一部值得理论界关注的有关中国音乐美学史方面系统,详实的专著。

  蔡先生在他的《史》著的后记中说:“这部书稿倾注着我的生命,我在其中思考着音乐、文化、宇宙、人生”、“……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人,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发展教育,改造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包括人文科学,美学艺术的现代化。”作者的这些言语真实地表达了一位中国学者治学的理想和期望,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倾心著书的本意。

  199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还出版了蔡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上、下册,共五十三万言。这样蔡先生就以他的《史》著为主体,以《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为羽翼,构成了他的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建构和体系,这对建立、完善中国音乐美学史科学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笔者因教学、科研的需要,并以《史》著作为研究生课程的教材,故而比较认真地学习、研究了这部著作。现仅就《史》著的两个基本学术论题——《史》著的建构体系以及《史》著在评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理论方面的重要的具有学术、理论意义的新观点、新见解简要地作一些学术性的介绍和讨论,以期促进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为建立、完善中国音乐美学体系提供研究性的借鉴。

  一、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建构体系

  蔡先生的《史》著明确地提出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对象是中国古代见于文献记载、表现为理论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和理论。它们包括一、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专著;二、诸子百家的“子书”及后世文集中的有关论述;三、儒家经典及其他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四、二十五史中的乐志、律志;五、西汉以后的音乐诸赋;六、宋元明清的琴论、唱论(含曲论)等等。

  《史》著并将以上的史料内容编排和划分为音乐美学史的五个时期:一、萌芽期,即西周末至春秋末(孔子之前),即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二、百家争鸣时期,即春秋末年至春秋战国末年,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三、两汉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四、魏晋至隋唐时期,即公元3世纪至10世纪;五、宋元明清时期,即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鸦片战争前)。以上是《史》著的基本建构框架。

  这里值得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是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其一、《史》著明确肯定地认为中国音乐美学史萌芽期是西周末期至春秋末期。萌芽即起源,这是任何史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史》著持此学术观点的依据是《尚书》、《易传》中有关的若干理论形态的音乐美学思想资料,虽然分别涉及原始社会虞舜、夏禹至西周时期,但它们实际是出于后世儒家之手,故而不足以说明西周前的音乐思想状况。因此,《史》著根据资料记载情况,明确认为中国音乐史的萌芽时期是在“西周末至春秋末”,即公元前8世纪上半叶至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一部中国音乐美学史只能从此开始”。 其二、科学的历史分期必然体现历史资料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形成历史分期的外部社会背景等因素,这是《史》著分期的基本原则。现以《史》著的萌芽期为例来说明:《史》著认为西周末到春秋末是中国历史由奴隶制到封建制过渡的大变动时期,这是历史的外部背景和特点,《史》著将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特点的史书《国语》、《左传》中的虢文公、史伯、众仲、谷阝缺、师旷、季札、医和、子产、晏婴、单穆公、伶州鸠等人的论乐语录加以精选,分别按音乐美的构成(共二段乐论)、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共八段乐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共七段乐论)、音乐的审美准则(共四段乐论)等四个方面加以精心的安排,并在本章最后的结论部分将以上的乐论明确按以上四个方面加以归类,表明作者既希望充分体现中国音乐美学的民族特色,又希望将它们纳入现代意义音乐美学形态的规范。这也是著作者在美学结构形态方面的尝试。 其三、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1990年出版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目前比较集中系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辑录,它确保了《史》著系统的建构体系。 其四、《史》著的每章节均按概述、(历史背景、史料问题、学术思潮)史料及作者介绍、史料评述、结论(概括归纳史料的内容,小结作者对史料的评述的学术观点)的建构形式而展开其论述。其中对史料评述部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也是《史》著主要的部分。每章节的乐论小标题,作者均运用了能反映该乐论核心思想的精炼的语句,简明地表明本章节乐论的内容,例如“虢文公的‘省风’说”、“史伯的‘和同’说”、“医和的‘中声’、‘淫声’说”、“审美准则——思无邪”、“声音之道可与禅通”等等。这种做法使读者在读其几十万字的《史》著时既能抓住其理论要点,又便于记忆归纳,同时,这种做法也以精炼,简要的标题建构了《史》著的基本框架,这是作者在著书时在结构体系方面的精心安排。 总之,《史》著以系统、详实的特点勾勒出华夏民族的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史》著本身既有清楚分明的框架结构,又有丰富的乐论内容,既有评论,又有概括性的美学思想观点;既体现了现代音乐美学的形态结构,又体现了中国音乐美学的民族特色;既有评论,又有争鸣。应该说,《史》著对建立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科学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