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美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将亮相杭州,与马友友一起来杭的,是他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以及乐团近10位来自各个国家的民乐演奏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位手抱琵琶、梨涡浅笑的中国女子——杭州籍琵琶演奏家吴蛮。
吴蛮是第一位走进西方古典音乐殿堂的中国民乐演奏家,有媒体称其“把琵琶介绍到西方世界,功劳巨大”,著名乐评家理查德·戴尔甚至说:“吴蛮是极少数改变了其所演奏乐器历史的演奏家。”
这是吴蛮离开故乡30年后第一次与“家人”分享音乐,为此她精心挑选了几首琵琶曲,其中既有传统曲目《十面埋伏》的老调重弹,也有中国作曲名家赵季平专门为她创作的《关山月》。“小时候,我家就在西湖边的南山路上,父亲经常骑着自行车带我去朋友家听琴品茗,我的音乐启蒙老师是浙江歌舞团的朱良揩老师。” 一开口,吴蛮就兴奋地报出一连串的“杭州记忆”。
巧的是,本次音乐会的主题也是“家”。“音乐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也带来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融,我希望与乐团一起带着听众超越时空和幻想,体会到更为广阔的‘家’的概念。”吴蛮说。自2000年启动以来,“丝绸之路”音乐计划以一种轻盈美妙的方式穿行于世界各地,每到一处,这支“文化使团”都会与当地民间音乐家一同创作、研讨,用马友友的话说,“因为音乐分享了共通的语言,因为沟通加深了彼此的信任,‘丝绸之路’成为了陌生人间的交集和纽带”。
就像马友友曾别出心裁地让圣桑的《天鹅》配合起街舞,吴蛮也对东西方音乐的“跨界”十分热衷:“音乐的,就是世界的,虽然东方音乐讲究内在气韵,西方音乐注重色彩结构,但它们都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在她看来,这与“坚守民族音乐品格”的观点并不冲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正如我手中的这把琵琶,从音色、琴弦、构造上都与古代的琵琶已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独立的音乐特色是实现‘跨界’的前提。中国琵琶永远不会变成西方吉他,对此我有绝对的信心。”(来源:浙江日报/记者吴孟婕)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