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琴(杨宗稷旧藏)
录入时间:2012/3/9 10:0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王式通与杨宗稷相交甚久,光绪年间张百熙担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邀约杨宗稷和王式通一起进京共襄学务。公务之余两人常在一起谈诗论琴,相处甚欢。甲寅之时杨宗稷所著《琴话》四卷付梓在即,王式通专门为《琴话》作序。序言中仍相忆十多年前一同于京师共事之情。松风琴龙池与凤沼之间铭文“庚午上元节,书衡先生雅鉴。杨宗稷敬赠”。辛丑至庚午近三十年,杨宗稷与王式通两人之谊,可见一斑。
王式通过世之后,由王式通之子王荫泰将琴转赠给民国时期福建文豪何振岱。何振岱(1867~195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不但诗文出众而且书画琴艺亦名誉当时。王式通生前与何振岱多所交往,并敬慕何振岱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文风。身后遗愿请何振岱订正文稿。王式通之子王荫泰在铭文中提到:“梅生世丈高亮渊静,喜弹琴,与九嶷山人齐名”,虽有恭维,但何氏琴艺亦是闽地屈指可数的名家。此琴为何氏所有也是物有所归。
琴为仲尼式,桐木所斫,鹿角灰胎,蚌徽、碧玉轸足。琴长123.5厘米、额宽20厘米、尾宽14厘米、厚5.7厘米。琴形规整,项、肩成弧有度,腰间线条直爽与琴身相一致。琴面满布牛毛纹和冰裂纹,琴底满布蛇腹纹,保存状况与《琴学丛书?藏琴录》中所载无异。龙池左右有杨宗稷的铭文:
“松风庚戌春得于厂肆,中题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修,修有金石声。因集东坡松风字名之。后得山谷松风铭,暇时复集坡公书题于池上。良材妙墨天然巧合,非作伪也。壬子祀竈日。九嶷山人杨宗稷识于宣南后二十四琴斋。”
龙池下方杨宗稷铭文:庚午上元节书衡先生雅鉴。杨宗稷敬赠
凤沼左右有王荫泰的铭文:梅生世丈高亮渊静,喜弹琴,与九嶷山人齐名。此琴为山人赠先君者。辛未秋先君捐馆舍,荫泰敬奉。遗命请丈商定诗稿,多所订正。爰谨举琴为赠。顾以阳柯上扬雅操,亦足志父执一时文字因缘也。辛巳仲秋王荫泰敬识。
龙池内右侧有“古吴张睿修重整”七字铭文。张睿修为明代吴门制琴名家,与张敬修、张季修、张顺修、张敏修兄弟五人称一代名手,此琴经其修整亦可增辉。龙池内左侧有“九嶷山人重斫”六字铭文。琴经两位大家修斫声音清亮松透,不为激响亦不孱弱,按音、泛音、余音三音和谐。此琴于2000年在台北展出,好评如潮。出版于《古琴纪事图录》中。是一张难得的流传有序又声音和雅之琴。(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