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八宝之特点
庙堂八宝(亦称“法器”)是寺庙僧人、居士礼佛、课颂经文时的打击乐配奏乐器。它以经鼓为主奏乐器,加上手铃、吊钟、丹钟、术鱼、音铃、音罄、介镀以及演奏香花板腔调板式专用的大斗锣、大钗、小钗、亢锣、深波锣等打击乐器。演奏时,鼓师左手敲击吊钟,右手单槌击奏经鼓,并按佛曲的内容、情绪转换、强弱处理、演奏速度等方面的需要,采用演奏手势和鼓点介头,指挥乐队演奏和其它打击乐器的演奏配合而完成整个配奏过程。
潮州庙堂音乐自脱离唱颂伴奏而成为单独演奏形式之后,庙堂八宝以其独特的音色、独特的乐器组合和别具一格的鼓点、介头、板眼,使各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巧妙的运用。从音色方面考究,庙堂八宝首席乐器经鼓的音高采用“三或四空”鼓,(即E或F音),鼓身大小取其堂鼓和大鼓之中间,避免了高飘、尖硬的刺耳声音,也剔除了敲击时的触皮噪音和过分的共鸣度,使之达到了音色既清晰又柔润,鼓声反应灵敏而又稳重、轻松、优美、宜人的中音效果。另外,三或四空鼓的音高与潮州庙堂音乐拉弦乐器的定弦相和音,也正好在潮州庙堂音乐采用的吹管乐器最为柔和、最好发挥的中音区,有利于拉弦乐器的风格揉弦、吹管乐器的音色和气息控制、弹拨乐器的特点、“加花”,为打击乐器与乐队获得良好的配合奠定了基础。
庙堂八宝中的木鱼虽然没有规定的音高要求,但它的音高比现代民族管弦乐队所使用的木鱼更低一些,体积也更大一点,使演奏时的音色更为稳重、圆润、个体感较强。长期以来,寺庙和尚念经时均以木鱼伴读经文,更使听众对木鱼的独有声音产生一股强烈的佛教亲近感。另外,庙堂八宝之音罄也同样,演奏时能给昕众一种清晰、安静的丛林古刹和寺庙的情景联想,它音色清纯、柔和、悦耳,泛音持续性长,它的演奏能给整首佛曲创造“闪光点”,属于潮州庙堂音乐重要的风格乐器之一。
庙堂八宝的手铃、吊钟、丹钟和音铃的音色特点都属于高音打击乐器,演奏时音质亮丽、清晰、颗粒感极强,能给乐队所演奏的每个音符起到美化作用。庙堂八宝还有一种打击乐器是介钹,它形状近似京剧所用的小京钹,但又不尽相同。介钹的“钹”是平顶的,并且不用钹巾扎指,采用手指擒拿演奏,演奏手法也独特,每次敲击都让其两片钹片互相撞击而长时值振动,使之发出持续碎密、扩散性强的声音,演奏的音色给人以平稳、扎实之感,在乐队演奏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