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教学空间 >> 王燕卿与梅庵琴派

王燕卿与梅庵琴派
录入时间:2012/5/16 17:5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四 海外传播

  梅庵琴派在琴坛蔚为大国,而在海外的拓荒之功,被学者谢孝苹称为是中国古琴史上的丰碑。这一过程,是由现今可考的徐立孙最早的弟子吴宗汉来完成的。

  1950年下半年,吴宗汉与他的太太、也同样学琴于徐立孙的王忆慈(1915—1999)从上海南下香港,任香港苏浙公学文史教席,兼任香港音乐院古琴教授,并常应邀至各大专院校及电视台演奏。其间,他经常主持雅集,宣扬梅庵琴学,英国伦敦广播公司将他香港所弹的《风雷引》灌为唱片,出版发行。1967年夏,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国乐组聘吴宗汉为古琴教授,吴宗汉、王忆慈于是迁台定居。

  1949年后赴台的琴人有胡莹堂、章志荪等,但他们的活动仅限于少数人的民间薪传。吴宗汉作为台湾最早进入高等学府传授琴学的琴家,与半个多世纪前中国最早进入高等学府传授琴学的梅庵琴派开创者王燕卿遥遥呼应,于个人而言固然是开始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绚烂的篇章,同时也打开了梅庵琴史、台湾琴史崭新的一页。

  1967—1972年间,先后学琴于吴宗汉、王忆慈的的人有王海燕、吕培原、陶筑生、唐健垣、李枫、王正平等二十余人。经过他们的大力倡导,台湾琴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重要的古琴传人与众多的爱好者,在音乐界与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使梅庵琴学经历了继二三十年代以来最深远的一次传播。将这次较大规模的传琴放到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去看,这六年正好处在中国大陆“文革”最为狂热的阶段,古琴等传统的优秀文化正面临着被扼制甚至毁灭的命运,因此,这次传琴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继绝的意味;具体到梅庵琴派而言,1969年底徐立孙去世,1971年被徐立孙视为衣钵弟子的邵磐世受迫害惨死,南通梅庵琴人活动被迫完全停顿,这时,梅庵琴派的活动中心发生了历史上的第二次转移:从南通转移到台湾。

  随着梅庵派古琴艺术的广泛传播,直接促成《梅庵琴谱》在香港和台湾多次翻印。1972年9月,吴宗汉、王忆慈移居美国洛杉矶。他们的家成为美国西部中国国乐爱好者的民间交流中心,经常举办古琴雅集、以琴为主的音乐会。八十年代初,华盛顿大学教授弗莱德列克·李伯曼(Fredric Lieberman)将《梅庵琴谱》编译为英文版《中国古琴指南》,并于1983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被译为外文的古琴琴谱,对古琴艺术在西方的进一步推广有着不可低估影响与一定的实用价值。

  现在台湾的老一辈古琴家多出于吴宗汉门下,其中尤以王海燕、李枫等人声望卓著。唐健垣在香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2001年10月,王海燕领衔发起的纪念吴宗汉教授逝世十周年古琴音乐会在台北“国家演奏厅”举行。(文/严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