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武汉音乐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武音院字【2005】85号),学院拟对下列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期7天(自即日起截止至6月4日)。如有疑义,请直接向科研处反映。(电话:88072149)
附:《武汉音乐学院2011年度拟奖励科研成果目录》
序号 |
姓 名 |
成果类别 |
成 果 名 称 |
刊物、出版社等 |
专家评分 |
备注 |
1 |
丁承运 |
论文 |
《杨时百古琴修复研究》 |
《2010中国国际古琴研讨会论文集》 西冷音社出版社 |
15.75 |
|
2 |
丁承运 |
论文 |
《解读严澂--虞山琴派风格的形成与审美判读》 |
《齐鲁书社》 |
15.75 |
|
3 |
丁承运 |
获奖论文 |
《古瑟调弦与旋宫法构沉》 |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优秀奖 |
72.5 |
套用国家级一般项目 |
4 |
付丽娜 丁承运 |
论文 |
《中原弦索音乐的传承与变迁》 |
《中国音乐学》 |
19.5 |
|
5 |
汪申申 |
论文 |
祝贺《红色历程的音乐记忆——湘鄂西洪湖苏区红色歌曲歌谣宇研究》出版 |
《红色历程的音乐记忆——湘鄂西洪湖苏区红色歌曲歌谣与研究》首发式暨“根据地音乐研讨会” |
14.5 |
|
6 |
李幼平 |
论文 |
《浙江临海“宋大晟应钟”及其研究》 |
《黄钟》 |
19.5 |
|
7 |
孙 凡 |
论文 |
《湘鄂西洪湖苏区红色歌曲歌谣对构建监利本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具体措施》 |
《红色历程的音乐记忆——湘鄂西洪湖苏区红色歌曲歌谣与研究》首发式暨“根据地音乐研讨会” |
13.75 |
|
8 |
蔡际洲 |
论文 |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 |
《黄钟》 |
18.5 |
|
9 |
蔡际洲 |
论文 |
《西方计算民族音乐学的新发展》 |
《中国音乐》 |
9 |
第二作者 |
10 |
蔡际洲 |
教材 |
《音乐学新论》第十四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7.75 |
|
11 |
蔡际洲 |
论文 |
《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 |
《音乐研究》 |
19.5 |
|
12 |
单金龙 |
论文 |
《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 |
《黄钟》 |
19.5 |
|
13 |
冯欣欣 |
论文 |
《施托克豪森钢琴曲XII—XIV公式化序列创作初探》 |
《黄钟》 |
19.25 |
|
14 |
许 璐 |
论文 |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关于学术规范的审视与学术创新的反思》 |
《黄钟》 |
9 |
第二作者 |
15 |
谷 杰 |
论文 |
《歌剧作品“戏剧表演贯穿行动”的认知与建构》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16 |
|
16 |
田可文 |
论文 |
《辛亥革命后武汉音乐生活的变化》 |
《黄钟》 |
19.25 |
|
17 |
田可文 |
论文 |
《唐永荣的<红色历程的音乐记忆>解读》 |
《文艺新观察》 |
14.75 |
|
18 |
田可文 |
论文 |
《发刊100期的<黄钟>》 |
《黄钟》 |
18.5 |
|
19 |
田可文 |
论文 |
《我的恩师周畅教授与方妙英教授》 |
《周畅与方妙英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 |
14.75 |
|
20 |
田可文 |
论文 |
《华韵楚风 献艺京城——武汉音乐学院东方中央乐团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纪实》 |
《人民音乐》 |
18.5 |
|
21 |
田可文 |
论文 |
《在首尔探寻唐代“大乐署”的踪迹》 |
《黄钟》 |
18.5 |
|
22 |
刘正维 |
论文 |
《从宋代传承看元杂剧音乐—兼述民族音乐发展的“三起三伏”与明代文艺复兴》 |
《中国音乐》 |
18.5 |
|
23 |
刘正维 |
教材 |
《戏曲鉴赏》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37.5 |
|
24 |
袁利军 |
综述 |
《桃李芬芳殷实 传承嘉惠后学——杨匡民教授90华诞、从教65周年暨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
《黄钟》 |
16.75 |
|
25 |
袁利军 |
综述 |
《寻路,指路——“刘正维教授80华诞、从教62周年暨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
《黄钟》 |
17 |
|
26 |
郑荣达 |
论文 |
《音乐田野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19.5 |
|
27 |
郑荣达 |
论文 |
《和声功能及其声学原理》 |
《黄钟》 |
19.5 |
|
28 |
郑荣达 |
论文 |
《唐代旋宫转调形式的流变》 |
《中国音乐》 |
19.5 |
|
29 |
孙晓辉 |
论文 |
《多层重叠的活态音乐文化的整合研究——刘正维教授的音乐形态学研究评述》 |
《黄钟》 |
19.5 |
|
30 |
孙晓辉 |
论文 |
《迦陵频迦的音乐学阐释》 |
《宗风》 |
17.5 |
|
31 |
孟文涛 |
获奖论文 |
《一本必须批判的外国曲式学教程》 |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优秀奖 |
72.5 |
套用国家级一般项目 |
32 |
马国华谢功成 |
获奖论文 |
《论同宫场》 |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优秀奖 |
72.5 |
套用国家级一般项目 |
33 |
胡 军 |
论文 |
《清版<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 |
《黄钟》 |
19.5 |
|
34 |
胡 军 |
论文 |
《武当山——喇、吴、方、何四道长所传韵曲综析》 |
《大道》 |
17 |
|
35 |
胡 军 |
论文 |
《苑内梅花迎岁始 德心造福惠后学——史新民学术研讨会综述》 |
《黄钟》 |
18 |
|
36 |
周 耘 |
论文 |
《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的日本雅乐:关于唐乐地位的探讨》 |
《中国音乐》 |
19 |
|
37 |
周 耘 |
论文 |
《唱法与佛法:演唱艺术的方法论思考》 |
《黄钟》 |
19.5 |
|
38 |
周 耘 |
论文 |
《永远的乡音:黄檗仪式音乐的中国元素》 |
《世界宗教文化》 |
14.5 |
|
39 |
周 耘 |
论文 |
《水陆法会的历史沿革及礼仪构成研究》 |
《黄檗文华》 |
16.25 |
|
40 |
周 耘 |
专著 |
《曼妙和谐:佛教的音乐观》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85.5 |
|
41 |
柳雅青 |
论文 |
《论荆楚传统民族民间节庆类舞蹈特征》 |
《文艺新观察》 |
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