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唱概貌
1、能清晰地描述说唱艺术的表演形态。
2、指出说唱艺术与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比如民歌、戏曲的区别。
3、了解说唱音乐的一般性分类,既八大类分法及相应类别的代表曲种。
4、了解参照文学体裁的将说唱音乐分为鼓书类、牌子曲类的两分法,并能指出类别特征。
5、能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说唱发展脉络,指出各个时期的说唱音乐发展特征。掌握说唱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人物、作品、曲种等概念。
二、重要曲种
1、须了解说唱音乐中重要的曲种名称及代表唱段,比如京韵大鼓、苏州弹词。
2、了解重要曲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掌握当中的代表人物、发展阶段等知识点。
3、掌握重要曲种的相关音乐形态特征,比如曲牌、板式、唱腔等。
4、能听辨重要曲种的代表唱段。
5、能模唱一至两段说唱唱段。
【戏曲】
世界上有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1)、古希腊的悲、喜剧;(2)、古印度的梵剧;(3)、中国的戏曲。前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正身早已不复存在了。而唯有中国戏曲,任凭岁月流失,朝代更替,却依然“存活”于今天,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除此之外,中国戏曲不仅仍然发荣滋长于中华民族,而且对于东亚各国的戏剧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古老戏剧。考生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本章以戏曲有史以来至1949年以前为主要观察范围,重点测试有关戏曲的历史脉络、声腔系统、音乐结构、艺术特征、行当、流派、作品、人物、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文艺常识。考试的侧重点是概念性、探讨性、以及相应的思辨与评析能力。在要求掌握相应的理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感性知识。
一、戏曲历史
了解戏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艺术形式。
熟悉戏曲孕育、形成、发展的大致历史脉络。
了解各历史时期与戏曲的形成有关联的艺术形式。
宋、元、明、清时期戏曲活动的大概情况。
戏曲历史上著名的剧作家、作品、声腔、以及对戏曲音乐有贡献的人物。
二、戏曲音乐
大致掌握剧种流传、分布的情况。
知道声腔分类的大概情况。
大体了解地方小戏的情况。
了解曲牌体音乐结构体制。
了解板腔体音乐结构体制。
识别曲牌体剧种与板腔体剧种。
演员流派(重点是京剧,其次是其他剧种)。
戏曲音乐的构成。
分辨曲牌名和板式名。
昆曲的一些曲牌及结构形式。
京剧、豫剧等全国著名剧种的一些板式名称、腔调及结构形式。
戏曲的“白”。
戏曲的乐队。
戏曲的唱腔与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