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数民族民歌
(一)总论
1、少数民族民歌的定位
少数民族民歌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艺术形式,是各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的一个类别,它的组成包括了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民歌和74万多未识别族群的民歌。
2、少数民族民歌在音乐形态上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上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音乐形态:调式音阶、节拍节奏、曲式结构、声部织体等方面
文化背景:语言文字、地理分布、历史族源、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
3、少数民族民歌的分类
原生分类,如蒙古族的长调、短调
综合性的分类:如南方民族中的劳动歌、情歌、山歌、叙事歌、风俗歌、儿歌、祭祀歌的分类。
4、少数民族民歌传统的传承方式及其特点
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传承方式,如侗族歌班。
(二)民歌类别
对主要以下民族(以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侗族、苗族、畲族、藏族、怒族、独龙族、朝鲜族、京族等为主)的著名歌种(含多声部民歌),如长调(蒙古族)、飞歌(苗族)、海菜腔(彝族)、花儿(汉族、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东乡族、藏族)、侗族大歌等,能够掌握其类别和所属民族。
(三)歌唱活动
对著名的歌唱活动,如歌墟(壮族)、行歌坐月(侗族)、游方(苗族)、花儿会等,能够知道是哪些民族的何种活动。
二、少数民族歌舞
1、歌舞类别
对著名的歌舞,如木卡姆(维吾尔族)、囊玛(藏族)、农乐舞(朝鲜族)、安代舞(蒙古族)、孔雀舞(傣族)、天鹅舞(赫哲族)等,熟悉其所属民族并简要了解其表演形式。
2、歌舞活动
对著名的歌舞活动,如耍歌堂(瑶族)、麦西莱普(维吾尔族)、火把节(彝族)、绕三灵(白族)、刀杆节(傈僳族)等,熟悉其所属民族。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
2012年9月
【点此查看:中国音乐学院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多资讯】
【点此查看:国内更多院校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