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定仙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
下午的学术研讨会在教学楼717会议室举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苏夏、王震亚、段平泰、向民、刘康华和音乐学系李淑琴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刘再生教授、武汉音乐学院谢功教授等专家学者,就江定仙的音乐创作、创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的情况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苏夏、王震亚、段平泰等几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教授,回忆了与江定仙教授接触的点滴往事。虽然年事已高,而追忆起早年受教于江先生、或与先生一起共事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音容宛在。他们认为,江先生为人朴实正直,平易近人,好学谦逊,淡泊名利,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理论与基本训练,反对单纯的技术至上,而强调感性与理性并重,鼓励和尊重学生的艺术追求。他的创作一方面与时代、社会相联系,另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艺术理想、标准和品格。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创始人,他为学科的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刘再生、向民、刘康华、李淑琴等教授,通过对江先生的电影音乐《早春二月》、交响诗《烟波江上》等代表作品的剖析,总结了江先生的音乐创作特点。他们认为,江先生的作品是技术与艺术、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风格高度统一的典范,蕴含着真挚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江先生的音乐创作具有创新性与学院精神。
被誉为黄自先生“四大弟子”之一的江定仙教授,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写得十分精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晚上的音乐会,演出了他的《阿福歌》等两首儿童合唱曲、《摇篮曲》等三首钢琴曲、《岁月悠悠》等四首独唱曲、《南乡子》等三首合唱曲,以及古琴曲《过洞庭》和《烟波江上》等两首交响曲。参加演出的不仅有由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陈冰老师执棒的附中少年合唱团,附中钢琴学科黄亚蒙副教授和民乐系李祥霆教授;有江定仙教授之女江桥,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张帆涛、王凯蔚和韦福根师生;有满头银发的育英贝满老校友合唱团,更有年近九旬的著名指挥家严良堃。音乐会的重头戏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林涛指挥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倾情演绎的《烟波江上》、《沧桑》两首交响作品。音乐将史诗性、戏剧性和抒情性融为一体,虽然不乏书卷气息,却明显地努力追求着与民族精神的契合,与时代发展的同步。听其乐如见其人,音乐是对作曲家最好的纪念。(中央音乐学院)
相关链接:爱徒如子的江定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