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概况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安徽西部城市六安市。学校主校区位于碧水环绕、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得益彰,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滨水生态校园。
皖西学院是安徽省首批新建本科院校,2000年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升本。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42万m2,总藏书15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万元。
学校现设14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农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2011-2012学年度全日制学生18823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70人,专任教师77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29名,占30%;硕士以上人员497名,占64%(其中博士65人)。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政产学研合作。近六年来,共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8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5项,厅级项目233项,发表论文2756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70篇。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文化交流关系,并与芬兰塞文尼亚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博学创新”的校训,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己任,全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2006年,在我省新建本科院校中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同时跻身安徽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规划单位、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获评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2年,获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六安市简介
六安(Lù ān)市位于安徽省西部,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员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城市。荣膺有“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
六安市交通便利,是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距省会合肥仅60公里,距新桥国际机场40公里。西安-南京铁路、上海-武汉-成都快速铁路、合肥-九江铁路、阜阳-六安铁路穿境而过,上海-西安、合肥-武汉、济南-广州、合肥-阜阳、合肥-安庆高速公路以及312国道、206国道、105国道纵横全市,交通十分便捷。目前动车组直达列车从六安到合肥需40分钟,到南京、武汉需1个多小时,到上海需4个小时,到杭州也仅需6个小时。
艺术学院简介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始建于1972年,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用房、设备和师资等办学条件,狠抓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使得艺术学院整体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艺术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在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1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1人,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1人,省美协理事1人,市美协主席1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协会会员8人。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项,发表论文260多篇;美术教师中有多人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音乐教师多次在国家级演唱大赛中获奖。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