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曲剧院 昆曲《红楼梦》
该剧较好地将文学名著创造性地转化为昆曲艺术,将贾家兴衰、众儿女命运、宝黛爱情幻灭交织聚合,以贾宝玉“入世”和“出世”为主线,展现了一幅幅封建家族兴衰图景。
全剧的主要情节与人物关系,都较忠实于原著,人物性格刻画以及剧作风格、意蕴也尽量与原著靠近。此剧在传承基础上,扩展了剧作的社会历史容量。昆曲青年才俊的精彩演绎,使古老的昆曲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张扬了剧种个性,在保持昆曲古雅曼妙、婉转清新、精致深邃等审美特性的同时,又融入了时代的审美。
山西省梅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晋剧《大红灯笼》
该剧根据小说《妻妾成群》改编,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以四太太颂莲为代表的女性反封建、求解放、要自由、追光明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审视和解读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死气沉沉的大院内,颂莲与老爷的二房、三房以及丫环之间,上演了一场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的人性悲剧。阴森森的院落吞噬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大红灯笼可以照亮大院,却怎么也照不亮女人们的胸膛。
该剧聚集了四位梅花奖演员:史佳花、胡嫦娥、苗洁、武凌云。他们各尽其职,独擅其妙。尤其是史佳花,她天赋佳喉,明亮清澈,尽展晋剧声腔之美。她的表演细腻传神,一颦一笑,风韵卓然。
该剧精致唯美的舞台样式,全面提升了晋剧艺术的审美品格。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 话剧《谁主沉浮》
该剧是近年来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共“一大”的话剧作品。
该剧以政论体风格,雄辩地将中共90年的历史风云收入眼底。它以大开大阖、自由灵动、摇曳多姿的叙事方式,展开了历史和现实的复调式的“对话”;以近乎纪实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会议的时代背景、会议过程和会议内容;以画龙点睛的简约而省俭的笔墨,描绘了出席“一大”15名代表当年的青春风采、人格个性和略有不同的建党思想,尤其重点展现了马林、李汉俊、张国焘、毛泽东、王尽美等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
全剧打破时空界限,充满了富于人生哲理和历史发展的对话,兼具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穿透力。
重庆三峡歌舞剧团 话剧《三峡人家》
该剧着力表现三峡库区一群平头百姓的寻常生活、人生轨迹和情感波澜。全剧以一种类似摆龙门阵的叙事风格,悠然、从容、不徐不疾地展开了一幅富于民间、民俗气息的当代生活画卷。小店主、寡妇、退休教师和外来农民工、经商创业的老板……人物之间关系错落起伏。围绕着婚礼喜烟交织进来的两组人群之间不同的生活态度,富于轻喜剧意味的人生故事,以及各个人物的语言风格、性格特点,依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群像的呈现、生活的再现、人物的鲜活饱满,既让我们看到底层百姓的善良,也看到他们的艰辛与无奈。在利益与良心的拷问之中,每个人的灵魂受到了洗礼和升华。舞台整体呈现,尤其是舞美设计,强化了全剧的地域风格。
总政话剧团 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
这是一部充满艺术探索精神的政论体话剧力作。该剧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背景,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艺术地再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驻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峥嵘岁月,讲述了一代领袖毛泽东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场景中,以诗人的性格、学者的渊博对中国命运所做出的思考。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