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以匠心独具的舞台呈现形式,通过毛泽东的遐想,在角色与扮演者时进时出的转换中,将当代观众与历史人物的情感、思索重叠在一起,让观众既与剧中人物共同体验又与剧中人物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引导观众以当代意识去探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又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当今社会。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话剧《郭明义》
这是一出以颂扬现代雷锋郭明义为题材的优秀剧目。
郭明义是新时期的道德楷模,助人为乐是他的幸福观、道德观。这样的好人在当今是值得推崇和尊敬的。郭明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公益事业,30年不间断献血,资助贫困生,让出新房给更困难的同事等等。有人说他傻,他说:“看到有病的人和困难的人,我心里难受,帮助人家解决了困难,我会有幸福感,心里痛快。”在当今社会,郭明义形象更显高大。
这部话剧再现了郭明义的英雄事迹,塑造了郭明义这一艺术形象,演员表演热情、质朴、生动、感人。
国家话剧院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话剧《四世同堂》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话剧,舞台上成功地塑造出了老舍文学作品中的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该剧充分体现了原作以笑骂、刚强、同情等情感反映真实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处于日军占领下的北平一条小胡同内各种人物的精神面貌与生活命运。
该剧发挥了话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即重视创造人物,既演人又演戏。在呈现样式上,采用了景物、形象的二维与三维结合,具象与抽象结合。在表演空间的处理上,以不同的分割与流动的手段巧妙地展示了小羊圈胡同不同人物的表演空间,增强了欣赏的趣味性和艺术的感染力。
西藏自治区话剧团 话剧《解放,解放》
该剧取材于上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历史事件,选题重大,立意高远。在市场经济的当下及文化多元的今天,坚持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难能可贵。
该剧思想主题鲜明,坚持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军民团结为主调,表现了藏族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也进一步表现了西藏人民一旦选择便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该剧充满着信仰的光辉,在全剧结构、人物创作、细节表现上无不彰显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追求,歌颂奉献光荣、牺牲伟大的珍贵价值。
该剧戏剧矛盾设置到位,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协调、包容中折射了人性的光芒。
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 舞剧《三家巷》
该剧根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编导巧妙地对原著进行了必要的浓缩和提炼,故事清晰、人物集中、冲突尖锐、主题鲜明,成功地表现了进步青年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
该剧的舞蹈表演出众。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群舞丰富多彩,精巧而各具特色。该剧的音乐既有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又有大革命时代的精神气息,写法细腻、结构严谨、风格突出、优美动听。该剧的舞美秀丽大气,很好地映衬了环境,烘托了气氛,渲染了感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营造了戏剧的高潮,给人以美的享受。
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 杂技剧《花木兰》
该剧调动杂技惊、险、奇、难的本体,寻找杂技的文学叙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独特方式,将故事精简为《过年啦》、《招兵啦》、《打仗啦》、《相爱啦》、《凯旋啦》5幕,把线性发展的情节改造成板块结构,为杂技艺术创造了充分的表现空间,不仅为杂技高难技巧提供了与剧情结合的可能,也为魔术悬人、川剧变脸、中国武术和皮影戏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提供了空间。
根据节目服从剧情的原则,该剧用现代解构主义的手法,给原有的节目重新定位,使该团的优秀节目《舞流星》、《蹬技》、《集体扔棒》、《地图》、《口签顶技》等,在整个剧目中成为“四梁八柱”的强大支撑,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剧情,烘托了气氛,较好地表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