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音乐人才的职业培训
完成一件事情除了有梦想以外,还要有意志力,他俩是一对孪生兄弟。
当一个个梦想实现后,余隆想的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对他而言,应该知足了。但是余隆并不满足,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比如对音乐人才的培养。
我的梦想还有很多。比如现在,我管理的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成立了乐队学院。中国的音乐教育一直是滞后的,我国的音乐学院都是培养尖子学生,而忽略了职业培训。其实9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首要的任务是要寻找职业,而不是成为尖子。但现在的职业培训滞后,专注于培养独奏演员,许多学生毕业后要用大量时间去适应工作环境,甚至会陷入第二次沮丧。
因此,要在毕业之前给他们职业培训的机会。我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比念书更重要。一天到晚在那儿念书,学的全是屠龙术,最后倒是学了一身好本事,可出来发现没龙,屠谁去呀?乐队学院值得期待的原因是,对今后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中国音乐环境起到长远的积极作用。此外,我们还将在上海与格莱美组委会合作建立格莱美音乐学院。
我认为,人的梦想是无止境的,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也没有终点,但是,实现梦想要靠人的努力。无论是个人、集体、社会、国家,梦想是让人进步的目标,不是一句虚话,梦想是一种励志。
我还觉得,完成一件事情除了有梦想以外,还要有意志力,他俩是一对孪生兄弟。人是很容易被意识摧垮的,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几代人里筑起真正的中国梦。
余隆档案
提起余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指挥家。其实,他还是一位艺术管理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交响乐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91年,创办第一个北京新年音乐会;
1998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古典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后来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节之一;
2000年,参与创办中国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
2005年,带领中国爱乐乐团完成首个环球巡回演出,也是中国乐团第一次大规模的环球巡演。从此,中国爱乐乐团的名字让国际交响乐界刮目相看;
2008年,带领中国爱乐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在梵蒂冈保罗六世音乐大厅举行专场演出。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出席观看,这次演出被称为“文化外交的破冰之旅”。
2009年,中国爱乐乐团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交响乐团之一;
2010年,创办上海夏季音乐节;
2012年,与纽约爱乐乐团在美国林肯中心共同举办中国新春音乐会;
2013年,在上海与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创办乐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