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 《巴尔思御史》剧照
这是一次全国最具活力和生机的现存剧种的全家福。这是近年来中国戏剧的奥斯卡。11月9日至25日,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在苏州举行,从全国报送的139台参赛剧目中胜出的29台剧目挺进本届中国戏剧节,在古城苏州轮番上演,角逐大奖。我省参演的重点剧目、晋剧《巴尔思御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脱颖而出,在参评的29台剧目中综合得分名列前茅,以绝对优势荣获本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晋剧 《巴尔思御史》是山西演艺集团组建以后,重点推出的首部舞台作品,该剧获中国戏剧节大奖并非偶然,启示有三点。
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晋剧《巴尔思御史》赢得观众,获得大奖的双翼
启示一:何为一部好的传统剧目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山西稷山县南阳村人。幼读史书,通明大义。姚天福曾作过监察御史、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等要职,任职期间刚毅正直,不畏强权,多次奏揭皇亲国戚的罪行,颇得元世祖忽必烈欣赏。一日,姚天福劾奏丞相阿合马不法行径,殿上群臣顿感震惊。姚天福当殿列其罪状,才念三条,忽必烈说:“就此三条,已够斩首,何奈别余?”便当众赐天福为“巴尔思”。“巴尔思”为蒙古语“老虎”之意。忽必烈将姚天福称为巴尔思,除了赞扬其不畏权贵的精神外,还有以姚天福这样一个老虎御史震慑贪官污吏。姚天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到之处,兴利除弊,深得朝廷信任和百姓爱戴。大德六年,姚天福病逝大都,享年73岁。朝廷赠授其正奉大夫,追封平郡公。
姚天福是元代反腐倡廉的清官,为元初的吏治做出杰出贡献,其人其事可歌可颂。以我省代表剧种晋剧创作演出三晋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戏剧,具有天时、地理、人和之优势。著名剧作家梁波先生深知历史剧三味,巧妙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他没有按照姚天福的生平事迹结构剧情,而是依据姚天福刚正不阿的性格,围绕弹劾当朝丞相阿合马引发的姚天福与周围人等之间的矛盾纠葛展开剧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作为姚天福的对手——阿合马虽然没有出场,但通过暗杀姚天福的打手之狠毒,使观众处处感觉到他的存在。这是此剧能成功立在戏曲舞台上的深厚文学基础。
晋剧《巴尔思御史》的二度创作也是成功的。导演石玉昆先生对全剧清雅意境的把握,音乐设计刘和仁先生对晋剧韵味的体现,舞美设计赵国良先生对人物和剧情的烘托等各尽其职,体现了“一棵菜”的精神。
全剧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大牌演员,甚至没有一个梅花奖演员,但是他们各展其才,凭借整体实力,捧回中国戏剧节大奖
启示二:一部好剧目炼成一批年轻演员
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代表剧种,也是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近10年来,闪耀时代精神、观照现实人生的晋剧新创剧目匮乏;城市人快节奏的生活,与传统戏曲一板一眼慢节奏的表演程式难以契合;晋剧已经渐渐淡出省城舞台,淡出城市舞台。晋剧雄风重振,需要观众,更需要吸引观众的新创剧目。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