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倚洁反复重申,做一个歌唱家 “要小心”。人生的舞台或许没有那么多观众,他希望“做最好的自己”。
焦点对话
问:您年纪轻轻出国留学,又迅速在歌剧故乡意大利成名,是怎么做到的?
答:首先是因为不断地在参赛、拿奖。其次,应该感谢生命中的“贵人”。他是我第二场比赛的评委,曾担任过几乎所有意大利著名剧院音乐总监的贾尼唐古奇。他带我进圈子,并为我扫平前进路上的障碍,只是出于艺术上的欣赏和信任。一个亚洲面孔?主流歌剧圈未免心存疑虑。但由于他的声望,很多剧院、艺术节的总监不是他的朋友,就是他曾经的助手,只要有好的歌剧,他就打去电话推荐:“有一位中国的男高音,他叫石倚洁,你一定要听一下他的声音! ”
问:在西方演绎歌剧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异域感”。这里面有两大关键因素,我的东方面孔和我的意大利语。
有次在意大利表演结束后,有位不太接受东方脸演西洋歌剧的意大利人在他的BLO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看了我演的歌剧,上半场之后就实在“看”不下去了,下半场只能闭着眼睛听。不过,坚持下来之后他评价说:“唱得还真不错”。在西方观众眼里,也许我这张东方脸很容易让人出戏,就像我们不能接受西方人来演中国民族英雄一样。这个“坎儿”,首先必须通过让人佩服的唱做本领来跨过去,加上现在的化妆技术也挺先进,带上头套、粘上胡子后,看起来没那么“扎眼”了。
在演第一部意大利歌剧前,我的意大利语水平差不多是私底下只会说“你好”。但猛攻剧本唱词发音后,在台上唱歌剧时,很多人以为我是意大利人。尽管如今已经演了那么多部歌剧,但在细微之处,我还是得实事求是地说,自己在语言上的呈现和本土歌唱家依然存在约10%的差别。完美来自于细节。很多歌唱者(包括在意大利演歌剧的欧洲其他国家的歌唱家)在一遍一遍纠正意大利语的过程中会变得浮躁,我时刻告诉自己要静下心来,反复听不同的版本,辨别声音、模仿语感。
问:你将出演聂耳,体裁又是音乐剧,你将如何把握这一角色?
答:在唱法上,我希望用美声的位置唱出流行的味道,让美声更能牵动人心。在人物塑造上,其实像聂耳这样的英雄人物在西方歌剧里也有。聂耳的人物性格很明确,如何去演他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锻炼。我希望自己的表演还是要“走心”,比如刚到上海滩的聂耳,其实就是一个邻家大男孩,好奇、冲动,对人对事充满了热情和探知的勇气。钻研剧本以后,我更感觉到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我一定会和聂耳一样做同样的事。从感情上接受这个人物了,表演对我来说就不困难了。
问:三十而立,以往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未来又有什么期许?
答:要成功首先得自己好。对于我来说,就是要声音好、音乐性好、语言好、形象好、做人好,然后就是机遇和伯乐。对未来的期许,应该是在音乐上做最好的自己,然后多抽些时间陪家人。(解放日报/伍斌 实习生/陈朗)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